“三位一體”工傷保險體系3年助6萬職工康復
www.hxt111.com?2012-11-06 08:57? 錢培堅?來源:《工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本報訊(記者錢培堅)“中國工傷預防、工傷補償、工傷康復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工傷保險制度體系框架基本確立。據初步統計,2009年~2011年累計共有6萬多工傷職工得到了康復服務,部分工傷職工康復后已重返工作崗位。” 10月26日至28日在滬舉行的“2012國際工傷預防與康復研討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傷保險司副司長魯士海在題為“中國工傷康復事業發展的現狀與展望”的演講中透露了上述信息。據悉,這一申城首次舉行的工傷康復國際學術會議,共吸引了近400名來自國際勞工組織、美國、德國、日本、哥倫比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港臺地區的工傷預防與工傷康復專家,以及內地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傷康復機構和醫療康復界的代表,共同探討從工傷預防到重返工作模式。 魯士海說,2003年4月中國政府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至2010年10月正式頒布了《社會保險法》,同年12月《工傷保險條例》修訂發布,中國工傷預防、工傷補償、工傷康復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工傷保險制度體系框架基本確立。 “工傷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從僅限于企業逐步擴大到除公務員以外的各類用人單位。基本實現了有相對穩定勞動關系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全覆蓋。2004年~2011年8年間,累計有800多萬人次享受了工傷保險待遇。” “中國的工傷保制度是從工傷補償開始起步的,在不斷完善工傷補償制度的基礎上,自2007年開始了工傷康復試點工作,明確了以醫療康復為基礎、職業康復為核心的中國工傷康復制度目標,確定了充分利用社會現有康復資源、購買康復服務的指導原則。”魯士海介紹說,全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康復試點城市不斷完善制度政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工傷康復管理制度,對工傷康復機構準入資質考核、工傷康復工作流序、康復機構協議管理、康復費用結算等做出了規定,并在逐步建立“先康復、后評殘”、“先康復、后補償”制度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60多家醫療康復機構作為工傷康復試點機構,通過“購買服務、協議管理”的形式,開始為工傷傷殘職工提供工傷康復服務。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5]職工下班途中被撞殘 為認定工傷篡改病歷難索賠
- [ 11-05]女子上班地點摔傷花1萬多元治療 公司否認工傷
- [ 11-05]工傷康復一視同仁值得稱贊
- [ 11-04]工傷“48小時之限”不符合醫理
- [ 11-02]建筑工工傷維權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