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地質大隊“沉”在深山探尋礦藏 把艱苦拋在腦后
www.hxt111.com?2013-04-02 08:25? 林榕?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我來說兩句
閩西地質大隊的隊員們在研究采集點位圖 人民網永安3月29日電(記者林榕)連日春雨令崎嶇的山路更顯泥濘,田埂狹窄疏松,一腳下去就塌了一邊。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隊員吳久芳和趙關鍵深淺不一的腳印遍布山地。他們,是“沉”在深山勘探一線的地質工作者的一份子,書寫著地質工作者的不平凡人生。 除了傳統的“地質三件寶”——錘子、羅盤、望遠鏡,吳久芳和趙關鍵兩人的工具包里還裝有掌上數據采集終端、點位圖、樣品袋、手套、相機、雨衣、飯盒、蛇藥……加起來有十多斤,還不包括一路上采集的樣品,這是地質隊員野外采樣的“標配”。兩人當天的任務是水系沉積物測量,屬于“福建1:5萬永安市、青水、西洋、桃園幅區域地質礦產調查項目”的內容之一。 1985年出生的吳久芳已在閩西地質大隊工作五年了,他告訴記者,若天氣允許兩人一組的隊員們每天早晨七點就要出門采樣,山路不好走時到傍晚六點都未必能趕回去。“天一黑深山里就很危險了。”滑倒摔傷、茅草割傷、毒蜂叮咬、被野豬夾夾傷……隊員們一路跋山涉水,臉頰手背常常是舊傷未好又添新傷。“天冷的時候我們要在山上烤火熱午飯,若是遇到陰雨天也只能吃冷飯,由于飲食不規律,幾年下來都落下了胃病。” “采土壤樣最辛苦。”據項目礦產大組長陳鐵鏗介紹,采樣距離為兩公里,每40米一個點,由于要求直線采樣,所以無論坑洼亂石,還是尖利茅草,隊員們都必須不避不讓一路直走下去。“我們外出采樣會雇當地村民隨行幫忙背樣品,一般一個技術員配一個工人。每組一天要走十多公里,采五六十個樣,一個樣品袋大約有三斤,越到后面樣品越多,很多村民都受不了,第二天就不干了,有的甚至走了一半就跑了。”陳鐵鏗顯得很無奈。長年累月的負重行走使得隊員們多少都落下了關節毛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01]福建地質災害易發地2014年將建成自動化預警系統
- [ 03-29]省總新聞采風團走近閩西地質大隊野外班組
- [ 03-20]福建省121地質大隊組織開展工間操活動
- [ 03-19]省煤田地質局發展大計問職工 征集合理化建議
- [ 03-07]福建省121地質大隊工會著力打造女職工幸福樂園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