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打工需謹慎 謹防騙子工資拖欠等情況
2014-01-13 18:55?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春節將至,不少用人單位都出現了“用工荒”,很多用人單位都將目光投向了即將放寒假的大學生。12日,記者走訪了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等高校,看到在食堂附近的宣傳欄上、宿舍樓下、電線桿、樹干上,張貼著各色的招工信息,還有不少人事人員“上門”招聘。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做兼職的過程中,不少大學生因社會經驗不足、維權意識不強等原因,遇到過形形色色的招工陷阱。 在農林大學,面對眼花繚亂的高薪招聘信息,許多大學生都向記者表示,不知真假,不敢輕易嘗試。大二的陳同學告訴記者,相較于網絡、傳單上提供的招聘信息,他更愿意相信校內社團發布的信息。 “在網上找兼職可得留個心啊。”林同學告訴記者,她8日在某兼職QQ群上找了份打字員的工作,就遇到騙子。對方讓她填一份簡歷,簡歷欄里除了個人信息外還有銀行卡號。“他說簡歷要審核,會給我的手機發一個驗證碼,我沒留意就直接報給他了。”小林說,等她看清手機驗證碼的內容時,發現原來是支付寶發來的,她當下就查詢了卡里余額,發現卡內495元錢不見了,之后再也聯系不上對方。 福建師范大學倉山校區大二女生卓同學向記者講述了她因為沒簽合同,差點拿不回錢的經歷。去年國慶的7天假期,她和朋友一起到臺江的某商場做導購員。當時商場的老板承諾說,兩人一天能賺160元。因為做的是短工,而且覺得商場又不會跑掉,所以卓同學當時就沒想簽兼職合同的事。“沒想到,國慶結束后,我們去找老板要錢時,老板竟然說再等等。”之后卓同學幾次三番發短信向老板討薪,但都無果。 “拖了兩個多月,到12月時才把錢給我。要不是我一直討,可能就不給了。”卓同學說。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會在做兼職的過程中與用人單位簽訂兼職合同。 楊老師表示,學校不鼓勵學生在寒假的時候去這些公司。“即使有學生想去,也一定要征得家長的同意,并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去。”楊老師說。 記者采訪了福州其他高校的一些老師,均表示了和楊老師一樣的看法。 福建知信衡律師事務所陳偉坤律師表示,現在一些用人單位利用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急功近利的心理,打著“高薪”的旗號設下陷阱。陳律師建議,為了保障大學生的合法權益,還是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合同內容應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報酬、福利待遇、合同雙方的權利及責任等,合同的條款越細越好。“如果能選擇日結的更好”。 (福州晚報記者 馬麗清 李志波) |
相關閱讀:
- [ 10-18]福州一小學生給同桌“打工” 月入數百元
- [ 07-23]男子來榕打工碰壁去盜竊 發微信炫耀被拘留
- [ 03-12]男子到通訊店賣手機順手牽羊 盜走店主"蘋果"手機
- [ 02-27]龍巖外地打工夫妻:“今年收入 會更好!”
- [ 02-26]粵打工妹跑到龍巖要"賣淫" 原系吸毒女毒癮發作
- [ 02-20]漳州:打工者身無分文 欲沿鐵路線走回江西老家
- [ 11-29]少年用假身份證進廠打工壓碎3根手指 遭遇索賠難
- [ 11-22]離家多年打工男“被死亡” 警方抓賭無意中抓到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