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居民,努力建設一座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藍天帶來幸福感 33歲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楊薇薇,9歲時隨父母從一座縣城移居烏魯木齊。在首府生活工作20多年的她,熱愛這座城市,除了這里的空氣。 曾經,烏魯木齊是一座典型的煤煙型重污染城市,當地能源消費以煤為主,這導致空氣中含有較高的二氧化硫、煙塵和粉塵,而每年冬季供暖期長達半年、地勢又三面環山,加劇了煤煙型污染。 楊薇薇上中學時,烏魯木齊曾在一年間拆除上千臺小鍋爐改為集中供暖,可一到供暖季,城市上空的“黑鍋蓋”仍舊甩不掉。 “冬天很難看到藍天,也很少開窗透氣。”她說。 7年前,有了寶寶的楊薇薇購置來空氣凈化器、成包口罩,還下載安裝了預報空氣質量的手機軟件。 2013年以來,烏魯木齊不僅對部分行業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政府還投資500多億元實施以“煤改氣”為核心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如今,烏魯木齊主城區已實現以天然氣為主的清潔能源供熱全覆蓋。 一周前,烏魯木齊進入了供暖季,但在楊薇薇家,空氣凈化器靜立在房間一角,沒有通電。而她自己也記不清,到底從哪一天起,外出之前不再看預報、戴口罩。 綠洲不缺致富經 在和田地區策勒縣,28歲的商人帕爾哈提是鄉親口中的“兒子娃娃”(新疆土話,能干、有擔當的男人)。但他明白,沒有腳下這片從“虎口”奪回的綠洲,一切都無從談起。 策勒是一座與風沙鏖戰的南疆小城。過去600年里,南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曾迫使縣城搬了3回家。1982年,流沙前鋒距縣城僅1.5公里。 直到帕爾哈提上小學,一場沙暴仍能“勒令”學校停課3天,“回去上課時發現,3人才能抱住的百歲核桃樹都刮倒了。” 沙臨城下,新疆調動最頂尖的科研力量研究治沙,發動全縣人民參與造林。帕爾哈提的爺爺、爸爸,都曾加入植樹大軍。 經過30多年的接續努力,策勒縣的森林覆蓋率由改革開放初期的0.57%提高到1.87%,沙漠向后退了3.5公里,數千畝良田得到挽救。 3年前,帕爾哈提從烏魯木齊一家IT公司辭職,回老家做起紅棗生意。 棗樹是綠色屏障里的重要一員。農民種棗,既防風沙、又能養家。 別人販賣原棗,可帕爾哈提不愿這么干。他蓋了加工車間、開起網店,只銷售制成品。利潤一路高漲,但帕爾哈提卻把更多實惠分給了鄉親——他主動提高了原棗收購價。 他解釋說,這道理很簡單:賣掉更多的紅棗、賣出更高的價,就等于支持更多的農民栽下更多的樹。 碧水召喚兒時夢 25歲的管護員巴音草呼特,每天會沿著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的艾比湖騎行。過去兩年,他見證著這汪湖水一點點重回夢中的模樣。 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獨特的濕地生態環境,使湖區成了胡楊樹、鵝喉羚等動植物的天堂。 巴音草呼特出生在艾比湖以西200多公里的牧區,那里沒有湖泊,“七八歲時在歌里第一次聽到艾比湖,我想那里應該很美,有藍藍的湖水?!?/p> 不過,漁業開發、牧業生產等人類活動,一度造成湖區荒漠化加劇。從北面山口吹來的大風,更使艾比湖一帶成了新疆沙塵暴策源地之一。 7年前,巴音草呼特乘車路過艾比湖,失望地目睹了湖區真容。 2015年,政府啟動了艾比湖濕地生態移民計劃。一年后,巴音草呼特看到了艾比湖濕地保護區招收管護員,當即報名。 過去3年時間,牧民盡數從湖畔搬離,企業徹底停止捕撈。 熱愛大自然的巴音草呼特欣喜無比:“只要我們能保護好,真正的艾比湖肯定能回來。” 巴音草呼特常用藍色填滿朋友圈的“九宮格”,那是蔚藍的天、湛藍的水。對這位年輕人來說,望得見澄碧的艾比湖,就記得住童年的夢。 |
相關閱讀:
- [ 11-01]德國期待借進博會更多融入中國市場
- [ 11-01]進博會參觀全攻略④丨你要pick哪項“黑科技”?
- [ 11-01]【全球聚焦進博會】巴基斯坦農產品企業期待更多發展機遇
- [ 11-01]從進博會看汽車技術
- [ 11-01]全球好貨帶給你!一批進博會“6 365”平臺已陸續搭建完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