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有一個兒子,現在有兩個兒子了。他總是不忘抽空來看我們老兩口,還幫助解決生活困難。”每當說起縣長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新疆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鎮拉依當村村民周福年,臉上就會露出笑容…… “周福年老人當了多年村干部,為村里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付出不少心血,是一位深得群眾愛戴的老黨員,從他身上我學到很多。”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說,他在自治區開展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中,與周福年等4戶漢族和維吾爾族村民成為結親對象,“團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基層干部要敢擔當有作為” 熟悉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的人都說,他勇于擔當,去年春天寫下一封《致維吾爾族同胞覺醒書》,發出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恩之聲,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之聲和堅決與“三股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作斗爭的正義之聲,在天山南北引起熱烈反響,深受鼓舞的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紛紛站出來發聲亮劍,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 “作為基層干部要敢擔當有作為,為新疆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盡一份力。”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表示。 多年扎根基層的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把“擔當”二字刻在心里、落在行動上。 去年10月,阿瓦提縣啟動打擊非法開荒專項行動,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主動請纓擔任領導小組組長。這是一項動人“奶酪”的活兒:歷史遺留問題多,利益沖突不可避免。有人上門求情,有人打電話施壓,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如一塊鐵板,不為所動……截至今年上半年,阿瓦提縣共整改、退耕13萬畝土地。 “當干部得丟掉只說不干的假把式” 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說自己是個“笨人”,干工作靠的就是一雙腿,“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當干部得丟掉只說不干的假把式,帶領群眾一起腳踏實地地干。” 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曾先后在和田地區于田縣托格日尕孜鄉、加依鄉任鄉長。2008年,托格日尕孜鄉兩萬畝紅棗地嚴重缺水。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勇挑重任,發動村民,用水桶和水壺提水澆樹……大家齊心協力,終于渡過難關。 2016年年底,加依鄉開展庭院改造試點,有些農民不太理解。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就一戶戶上門做工作,帶他們到鄰近鄉鎮參觀。細致的工作贏得了理解,村民們最終同意實施庭院改造項目,并在一周內完成任務。 植樹造林時,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非要走上幾公里,看到最頭上的一排樹苗澆上了水才放心;為了推進庭院經濟項目,他每天按時召集鄉、村干部,一個村一個村地召開現場會。 有這位較真兒的縣長坐鎮,阿瓦提的干部都知道:群眾的事絕不能應付,更不能對付。 起初,阿瓦提的鄉、村干部怕接縣長電話,因為心里沒底,生怕哪里又出了問題;如今,干部時時沉在村里,件件事抓好落實,縣長問什么,心里都不“怵”…… “在真脫貧上下真功夫” “以就業為手段,在真脫貧上下真功夫。”在阿瓦提縣,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大力開展勞務輸出和轉移就業,筑牢脫貧致富根基。 “我們派人到安徽、四川等10余個省市實地考察,了解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對接就業渠道。此外,我們還加強招商引資,大力引進服裝產業,把工廠建到村里,把招聘會開到群眾家門口。”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介紹說,今年阿瓦提縣共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1.2萬余人,其中內地企業整建制轉移就業1554人(含貧困人口260人),目前人均月工資達3000多元。 在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的辦公室里,花盆中的兩株棉花引人注目:一株是長絨棉;一株是細絨棉。阿瓦提縣是全國重點產棉區之一,長絨棉面積占全國70%以上。作為縣長的他對棉花品種、棉花生產爛熟于心,決心做活棉花產業大文章…… 今年第二季度,新疆魯泰豐收棉業擴建10萬錠棉紡項目在阿瓦提縣投產。該項目建成后,阿瓦提縣域棉紡總規模達到22.8萬錠,新增工業產值2億元。公司總經理李景泉介紹說,目前紡紗廠有1000名員工,其中少數民族員工占78%以上。 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表示,今后阿瓦提縣將在抓好棉花產業的基礎上,創新招商舉措,加大小分隊招商、展會招商力度;同時加強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水平培訓,按照“因人施培、因崗定培”原則,量身定做職業技能培訓菜單。 |
相關閱讀:
- [ 11-28]平潭敖東多措并舉推動移風易俗 堵疏結合推動殯葬改革
- [ 11-28]“偉大的變革”中的福建元素·改革篇
- [ 11-27]改革點燃創新引擎——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改革成果述評
- [ 11-27]勇立開放潮頭、譜寫改革新篇: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7周年
- [ 11-27]肖亞慶: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