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向世界鋪開40年改革開放壯美畫卷時,世界也渴望“讀懂”中國奇跡里的“發展密碼”。答案,或許就集中在2018年中國經濟故事中。這一年,當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疊加錯綜復雜國際環境,中國經濟迎難而上,交出一份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成績單,展現了強大的韌勁和深厚的潛力。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中國經濟增長能否持續?過去幾十年中,國際上常常會有這種質疑的聲音。近段時間豐益國際、特斯拉、資生堂、沃爾瑪等一批跨國公司紛紛增資中國,就讓那些對中國經濟增長能否持續的質疑顯得既滑稽又可笑。回望過去這一年,中國經濟“穩”的格局沒有改變、“進”的態勢持續發展、“新”的力量不斷壯大。 “穩”的格局沒有改變。越是形勢復雜,越要保持定力。一年來,我們直面各種困難和挑戰,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就以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例,今年以來就維持在5%左右的較低水平。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 “進”的態勢持續發展。1至11月,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5.5和2.0個百分點。世界銀行最新報告,把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從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稱贊中國相關領域改革“令人驚嘆地快速且有效”。事實上,在發達經濟體預計增長2.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預計增長4.7%的背景下,前三季度6.7%的增速依然亮眼。保持著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中國經濟也為各方所看好。 “新”的力量不斷壯大。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關鍵是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經濟發展由資源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今年以來,一系列支持鼓勵創新舉措接連推出。前三季度,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升至60.8%和78%,新登記注冊企業日均超過1.8萬戶……中國經濟“新”的動能正在成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定。 韌性強潛力大,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廣闊。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13億多人口、9億勞動力、8億網民、1億多個市場主體……充分凸顯出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習近平總書記就曾表示:“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 世界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繼續發展也需要世界。40年改革開放,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在世界舞臺中扮演了極為重要角色。”巴西中國問題專家卡瓦略就曾如是評價。減少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長度,降低關稅總水平,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年以來,中國的開放新信號更是全球矚目。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回望改革開放以來的這40年,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顯著提升。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正在分化,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近14億人民群眾就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秦平) |
相關閱讀:
- [ 12-21]40人對話40年|改革春風壟上吹(官宣版)
- [ 12-21]穩就業 提收入 2018年民生改革發力更準更穩
- [ 12-21]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立場:促進社會性流動,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
- [ 12-21]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于敏
- [ 12-21]養老金增配有望!金融委會議明確資本市場改革五方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