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特稿:走,到世園會感受“中國基因” 新華社記者柳絲 魏夢佳 陳旭 空中俯瞰中國館(4月19日無人機拍攝)。隨著2019北京世園會臨近開幕,世園會園區內的主要建筑已全面完工。群山腳下、媯水之畔,從白天到夜晚,世園會園區仿佛一幅多彩畫卷,向世人徐徐展開。新華社記者 侯東濤 攝 青山媯水東風煦,一日看盡世界花。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即將啟幕,這是今年中國重要的主場外交之一,也是向世界展示美麗中國的一張閃亮的“綠色名片”。 中國園林植物種類豐富。英國著名植物學家威爾遜在20世紀初就提出“中國乃世界花園之母”。今天,人們可以穿梭于北京世園會的錦繡山水、錯落亭臺之間,在萬花之園中感受融入世界園藝的“中國基因”。 綠色基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走進世園會園區,就可以看到這格外醒目的十個大字。在這里,人們不只是簡單地看山、看水、看風景,而是可以在各個角落都感受到“綠色”與“生態優先”的氣息。 約5萬棵原生樹木構成園區的大框架,另外新增10萬多棵喬灌木,改造原有濕地,增加凈化功能,讓園區化作天然氧吧和候鳥棲息繁殖地;長約20公里的生態草溝最大限度實現雨水在園區的自然積存、滲透和凈化,讓水資源在園區流動循環;1024塊光伏玻璃、覆土建筑結構、生態滴灌等技術手段讓中國館成為一棟 “有生命、會呼吸”的建筑……世園會正是建設綠色中國、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評價說,北京世園會將是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成果,以及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等理念的良好契機,是一張閃亮的“綠色名片”。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主席貝爾納德·奧斯特羅姆說,世界對“綠色城市、綠色生活”充滿渴望,而中國向世界展示了應該如何決策、如何行動。相信北京世園會不僅會給參觀者帶來視覺享受,還將讓綠色理念更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