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項世界第一!這條江上的水利水電工程創造了奇跡
2019-07-08 16:12:17??來源:國資小新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在北京舉辦的2019中國水電發展論壇上,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水電十大新聞事件,“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榮獲菲迪克2018年工程項目杰出成就獎”、“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EPC建設的雅礱江楊房溝水電站大壩首倉混凝土澆筑”兩件要事入選。菲迪克工程項目杰出成就獎菲迪克工程項目杰出成就獎被譽為工程咨詢領域的“諾貝爾獎”,由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頒發,2018年全球總共2個項目獲得杰出成就獎,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在全部獲獎項目中排名第一。 擁有305米世界第一高壩的錦屏一級水電站工程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具有高山峽谷、高拱壩、高邊坡、高地應力、高水頭及深部卸荷等“五高一深”特點,工程建設極具挑戰性,被國內外專家公認為是“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環境最惡劣、技術難度最大、建設管理難度最大”的巨型水電工程。 美麗的雅礱江地貌無比艱險“暗物質”是一種極難被探測到的一種宇宙物質,為了探測暗物質,科學家需要在自然條件最為苛刻的崇山峻嶺下建造實驗室,只有這樣才能屏蔽宇宙射線的干擾。而雅礱江沿岸是世界上最符合探測暗物質的地方。“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 利用為水電站修建的錦屏山隧道建成。其垂直巖石覆蓋達2400米,是目前世界上巖石覆蓋最深的地下實驗室。與其相比,位于意大利中部格蘭薩索山區的歐洲地下試驗室就像個游戲室。在川藏群山下,粒子物理學家最頭痛的宇宙線的強度僅為格蘭薩索山區的1/200,為實驗提供了“干凈”的環境。該實驗室利用的是當地建水電站時修的地下隧道。因而與國外一些“脫胎”于礦井的地下實驗室相比,使用更為便利,埋深2500米的隧道,因為埋得越深,宇宙射線的干擾就越少。是目前世界上最優越的探測暗物質的環境。在如此苛刻、險峻、困難的環境下,做一項普通的工程已經是難于登天。水電人是如何克服這些艱難險阻,完成了讓世界驚呼“絕對不可能”的這項世紀水電工程的呢?來聽小新給您慢慢介紹。 智慧大壩 這座全世界擋水高度最高的水電大壩是世界上首座采用數字化手段進行智能建造的水電工程。 無人碾壓、數字指揮系統、混凝土精細澆筑及高邊坡智能維護系統等中國目前水電基建工程領域的一流建造技藝,為全球第一座智慧大壩的建成奠定了基礎。 難度大壩 水電行業一直有一句話,叫“三峽最大,錦屏最難”,錦屏水電站的施工難度為世界罕見。這里不僅有全世界最高的雙曲拱壩,還利用雅礱江150km錦屏大河灣的天然落差。而水電人聰明的想到了用截彎取直開挖隧洞引水發電,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成功打通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山體隧道。 管理大壩作為中國20世紀建成投產的最大水電站,二灘水電站歷經10年建設,最終建成240米當時亞洲第一高拱壩。 它是中國第一座現代水利水電工程,也讓中國開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公司體制。 正是規范的管理,完善的制度,以及恪盡職守的員工才使得雅礱江二灘水電站在建成后的十幾年時間里,零誤差,零風險,零安全生產事故。 生態大壩 光是做到智和巧就已經是了不得的創舉。可雅礱江的水電人卻不滿足于此。在克服工程難題的同時,他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這座水電站與當地自然和諧共處。 工程師們為了保護當地生態可持續發展,不僅自發的建立了魚類增殖站保護物種多樣性不受破壞,還以開挖隧道的方式代替盤山公路,從而減少對棲息動物的生存空間的影響。 這里的水利水電工程自蓄水發電以來,環境非但沒有受到破壞,反而更加優美,生態物種也更豐富,甚至原本植被稀疏的干熱河谷也變成了國家級森林公園。 央視《走遍中國》攝制組專門前往了這座世界級水電站,講述中國水電人奮戰雅礱江的故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