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憲法之力引領“中國之治”行穩致遠
2019-12-04 18:02:54?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12月4日,是第六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二個“憲法宣傳周”。從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全國部署開展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活動,推動憲法走進人民群眾、走進社會生活,用憲法凝聚社會廣泛共識,讓憲法精神植根于人民心中,讓法治成為“國家信仰”。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作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的首個憲法日,回首現行憲法與國家同步發展、與時俱進的歷史,在全社會弘揚憲法精神,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著深遠的意義。 憲法是“中國之治”的壓艙石。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與發展大勢,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一系列建設法治中國的新理念,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實踐表明,弘揚憲法精神,我們才能向著“中國之治”新境界闊步邁進,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 憲法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從宣示“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到強調“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從“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到“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等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司法公平正義、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憲法,成為人民利益的有力保障。 憲法是“中國夢”的“護航員”。弘揚憲法精神,就是要讓法治力量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現實動力。這些年來,從明確堅持改革開放,到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從明確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到規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從明確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到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表明,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始終是“中國夢”的引航員、護航員。 國家憲法日,不僅是莊嚴的國家制度,也應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憲法大課堂。以此為契機,讓憲法走入百姓生活,讓憲法精神厚植人心,讓法治信仰蓬勃生長,人人“學憲法、守憲法”,必能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更大法治力量。(特約評論員 胡輝)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