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戰“疫”·一線見聞】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季春紅 蔡琳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里,有一群不在聚光燈下的奮斗者,他們不直接接觸患者,卻每天與病毒“同行”?!澳睦镉形kU,我們就要到哪里去?!边@支由湖北荊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洪湖大隊7名90后消防員組成的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黨員突擊隊,每天攀爬6米多高槽罐,執行高風險轉運任務,承受著可能被廢水噴濺、高處墜落等諸多危險,十多天來累計轉運醫療廢水360余噸,確保每一次醫療廢水安全處置。 90后消防員主動請戰 2月16日晚10點,荊州洪湖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勤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電話稱,洪湖市老人民醫院被作為定點收治醫院,但該醫院排污設備年久失修,醫療廢水急需人工轉運。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強傳染性,如果醫療廢水外溢,將造成環境污染和病毒擴散風險,也會給住在該院的醫護人員和就診病患帶來直接威脅。 王勤連夜帶隊前往現場實地探訪后,立足消防職業特點,制定了周密完善的轉運方案?!搬t療廢水轉運任務艱巨,非常危險,派誰去?”王勤正在猶豫,中隊長助理金鑫等7名消防員得知情況后,集體找到王勤遞交了“請戰書”。 眼前這群消防員都是90后,最大的29歲,最小的才21歲??粗麄儓远ǖ难凵?,王勤鄭重地寫下“同意!由你們組建黨員突擊隊,負責輸轉處置醫療廢水工作,注意防護,平安歸來!”。 2月17日上午9點,醫用防護服外,再套上消防二級防化服,口罩和手套都戴著雙層,做好防護工作后,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隊領命出發。 在洪湖市老人民醫院的院后,一個近6米高,容量30噸的槽罐立在一旁,罐口位于槽罐的頂部。兩名消防員架梯攀爬而上,放下牽引繩,將80斤重的手抬機動泵緩緩吊起。 “一、二、三,起!”固定好機動泵,連接一根20米長的水帶,確保所有接口完好后,隨著機動泵的轟鳴聲,醫療廢水通過水帶涌動而至,轉入到一旁環保污水運輸車內。 危急關頭用身體堵住罐口 兩個多小時后,近15噸醫療廢水輸轉完畢。消防員又馬不停蹄地護送環保污水運輸車,前往9公里外污水處理點。在對所有人員和車輛消毒完畢后,輸轉的所有程序才算結束。 “每一個環節都得小心細致,容不得半點紕漏?!苯瘀握f,每天兩次輸轉完畢,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已汗如雨下,渾身濕透,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截至3月1日,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隊累計輸轉醫療廢水360噸以上。面對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對于體力和精力都是考驗。數據背后與其相伴的還有悄然而至的危險。 2月20日上午,該隊按例執行輸轉任務,在正常運轉十多分鐘后,機動泵突然悶響幾聲后劇烈抖動,罐體隨之晃動,站在罐頂的消防員迅速壓低身體防止墜落。隨之而來的,機動泵突然增壓,水帶猛烈向后抽動,眼看著水帶就要從運輸車的罐口脫離。 一旁的金鑫迅速撲倒,用身體堵住罐口,雙手緊緊地抱住水帶。如此近距離的直面廢水,雖然隔著面罩和兩層口罩,仍有一股濃烈的刺激味直沖腦門。 持續1分多鐘后,機動泵恢復正常。金鑫這才起身,調整好水帶。他的上半身沾滿飛濺污水,戰友們迅速對其進行全身消毒。 事后有戰友問他:怕嗎?“說不怕是騙人的。”金鑫說,怕也得上,職責所在,這是我的崗位,也是我的戰場,上了戰場就絕不能退縮。 身染廢水,兩名隊員主動隔離 “洪湖另一定點醫院醫療廢水處理設備發生故障,槽罐即將滿溢,急需輸轉……”2月22日中午,接到指揮部的緊急電話后,剛剛結束上一輪的輸轉任務,7人來不及休息便整裝出發。 打開罐口、架設機動泵、連接水帶,所有工序一氣呵成。就在剛剛啟動機動泵時,消防員鄢圣學突然發現,眼罩上面掛著水珠,臉上感到一股涼意,不知道從哪個方向噴出一條水線。 “我來找漏點。”鄢圣學和消防員王銳一起,趴在罐口順著這條水線,在水帶上找到一個芝麻大的小漏點。鄢圣學迅速采取補救措施,成功排除風險隱患。但是,鄢圣學和王銳的面部滿是污水,順著口罩和護目鏡的邊沿滲入,已接觸到了皮膚。為了不讓戰友們再靠近這塊危險區域,他們在進行簡單消毒后仍堅守一線,直至完成輸轉任務。 為了安全起見,他倆回隊后主動提出隔離。對于隔離一事,因不想家人擔心,他們從未提及,每次都說“我很好”。“體溫正常,身體無不良反應,請戰友們放心!”他們每天在微信群里報告身體狀況,還商量著“等解除隔離后,仍會再赴前線。” |
相關閱讀:
- [03-05] 生態環境部:嚴格做到醫療廢物廢水應收盡收、應處盡處
- [03-05] 鐵路部門階段性下浮貨運雜費
- [03-05] 金融政策密集落地 精準發力戰疫情穩經濟
- [03-05] 農業農村部:《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對全年糧食生產至關重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