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王國菁)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強醫療廢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的體制機制,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劉李峰介紹,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一方面是黨建統領,物業、社區、居委會、志愿者等共同參加,打造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創造條件。另一方面是以生活垃圾分類為抓手,推動基層社區治理創新。 劉李峰稱,以廣州市為例,生活垃圾分類的體制機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要起到四方面作用:一是為疫情防控儲備了黨員力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中特別強調黨員干部要下沉到基層社區,率先垂范,帶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疫情發生后,這批黨員迅速成為社區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有效地緩解了社區工作人員人手不足的問題。 二是為疫情防控提供了組織保障。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中,廣州市1580個基層社區全部建立了垃圾分類的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各方參與。疫情發生后這套機制迅速擴展職能轉型為社區疫情防控的指揮部或者領導小組,開展社區疫情防控得心應手。 三是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宣傳路徑。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強調要建立直達社區每戶居民家庭的宣傳體系,及時把垃圾分類知識、要求等讓每個居民家庭都了解和掌握。疫情發生后,這套體系迅速承擔起逐家逐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疫情防控要求的職責,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動員作用。 四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這種習慣的養成,為疫情期間公共衛生管理提供了有效基礎。廣州市倡導“在家分好類、定時拎下樓、定點精準投”的居民投放方式,有效避免了源頭各樓層的交叉污染。在疫情期間,因為定時定點投放,所以環衛工人也可以及時對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置,避免生活垃圾長期裸露,減少了二次污染。 劉李峰表示,目前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等46個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其他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面啟動。 |
相關閱讀:
- [03-11] 廢棄口罩如何收集處理?住建部:實行分類分區管理
- [03-11] 生態環境部:對飲用水源地開展萬余次監測 未發現水質受疫情影響
- [03-11]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如何處置醫療垃圾?專家:設有醫療廢物暫存處
- [03-11] 志愿者自拍紀實丨看到這位志愿者的Vlog后,四川老板決定再捐贈17卡車食品!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