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火神山醫院?我可以! 我叫姜孟陽,家住武漢市黃陂區,是一名木工。1月24日,我刷朋友圈,看到武漢要建自己的“小湯山醫院”,也就是后來的“火神山醫院”,但受疫情影響,當時特別缺建筑工人,工資再高,都沒人去,我和幾個小伙伴商量了一下:我們不怕死,醫院建不起來,死的人更多,要死也是為了建設醫院死的,總比莫名其妙感染病毒死好!別人不上,我們上! 我們就這樣來到了火神山醫院的工地,和其他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工人一起齊心協力,十天建完火神山醫院! 火神山醫院的工作完成后,因為武漢各區的封鎖限制還沒解除,村里封了,暫時回不去,我就留了下來,加入到了志愿運送醫療物資的隊伍中。 省下防護物資捐給更需要的人,我愿意! 2月初,防護服和口罩都是緊缺物資,在外面花錢都買不到。其他志愿者陸續給了我幾套防護服和一些N95口罩,看著這些防護服和口罩,我真舍不得穿,我就想,這些防護服穿在醫生和護士身上,就是鎧甲,他們才是每天見血見命的勇士,國家花很多錢,花了很多資源才能培養一個好醫生或者好護士,太不容易了!一線警察每天也要大量接觸確診病人,他們也是為我們老百姓抗擊病毒的“城墻”,他們穿上防護服才能更好地阻斷疫情。 我自己嗎?當然不想被感染,我家里還有七十多的老母親、八十多歲的老父親等我回家,因為我過年年飯都還沒(來得及)和他們吃。但相比那些醫護人員和警察,我感染的幾率小得多,最后一咬牙、一跺腳,留下了一件防護服準備在最危險的時候穿,其他的都捐了出去。還有口罩,我把好的N95口罩都捐了出去,自己在徐東平價(市場)買了一些普通醫用口罩,七、八天換一個,最長的時候是十幾天才換一個口罩。我給自己打氣,小心一些,你一定能行!畢竟我還年輕,抵抗力強。 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武昌醫院、省人民醫院等等,我幾乎跑遍了武漢市所有的三甲醫院,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我每天近20個小時都在路上,幾百公里的行程,來回十幾家醫院。我眼看著車子的里程從大年三十到現在,變成了一萬多公里,車的碼表和車燈都跑壞了。 之前來建火神山醫院的時候,身上帶的錢不多,我就一邊在市區打零工,一邊把賺的錢用來吃飯和加油——給醫院和社區運送物資。我每天最擔心的就是車子沒油了,否則,別人捐再多錢,我車子動不了,醫用物資送不到醫護人員手上,那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幫助社區居民渡難關,我能行! 從除夕到現在,我做了將近60天的志愿者。因為買汽油太費錢,兜里經常剩不下多少錢,有的時候只有幾十塊錢,吃飯也成了問題。永清街道新天地社區聽說我的情況以后,為我提供了愛心盒飯,還找到一個志愿者的工作室讓我暫時居住。我想,社區給我提供了服務,我不能憑白接受幫助,浪費國家糧食,就為社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在這里繼續做志愿者吧。 我還有車,除了運送醫療物資,就24小時待命幫社區居民跑腿兒。有一戶家里有兩位老人,都年近九十,生活不能自理,平時請全日制護工照顧生活起居,疫情出現后,女兒無法進入小區照顧,于是我每天幫他們買菜、買藥,定時送到,他的女兒為此還寫了封感謝信感謝我。其實,他們不給我寫感謝信,我也會盡心幫助那些老人。看到那些老人,我就想到自己在黃陂的父母,非常時期,大家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共度難關,就像歌里唱的,“人”字的結構,就是互相支撐。 我希望:大家都要好好的! 在幫忙運送物資和買東西的過程中,很多人為了表示感謝都會給我發些紅包,100元的、200元的,我都拒絕了。我自己雖然困難,但絕不能靠這個發財!我還記得有一天晚上,在同濟本院,看到兩個病人家屬要去中法同濟(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距離挺遠的,看他們挺著急的,我就想把他們送過去。到達后他一定要給我200塊錢,我說你現在家里人病了需要用錢,先看病再說,沒想到,他們給我深深的鞠了一個躬...... 我當時心里就覺得特別難受,承受不起,就覺得自己也沒做什么。這段時間,在武漢,大家都很難,幾個月都沒有上班,也都沒什么錢,能幫別人省一分就省一分吧。 我之前創業虧了很多錢,損失很大。這兩年其實一直在努力賺錢還債中,本來想2020年再努力一些,爭取還完錢再把生意做大一點,沒想到又遇到了疫情,可能今年的小目標又無法完成了。但話說回來,疫情之下,救人才是最要緊的,什么都沒有生命重要,是吧?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 護送醫務人員和病患,我義不容辭, 守衛社區防控一線,我傳遞愛的溫暖, 疫情之下,逆行而上, 沒有統一的服裝,卻有共同的身份,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我是志愿者。 |
相關閱讀:
- [03-23] 抗疫舞蹈《牽掛》
- [03-23] 援鄂醫護人員返回后,怎樣隔離休養?
- [03-23] “中國方案”幫助世界抗疫——國際分享交流活動密集進行
- [03-23] 關注!這種干旱,快如“閃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