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最新情況。 國際海事組織推廣我國編制的《船舶船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于3月2日發布《船舶船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指導船舶船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國際海事組織于3月18日向所有的成員國、政府間國際組織和非政府間國際組織推薦了這一指南,用于指導全球航運業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應對疫情蔓延給航運業帶來的挑戰。 該指南從公司建立防控制度、船舶采取防控措施、船員采取個人防護等七個方面系統提出了對船舶船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操作指南。有關詳細內容,可登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官方網站查詢。 船員換班下船休假將采取分類精準管控措施 截至5月底,約有1萬名中國籍船員上船協議或勞動合同到期,需下船休假。目前,交通運輸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采取分類精準管控措施,對船員換班等環節進行科學防控: 如果船舶駛離境外最后一個靠泊點至國內港口靠港航行時間超過14天的,且在船船員健康記錄顯示船員健康狀況正常情況下,經海關衛生檢疫無異常后可辦理入境手續換班下船,下船后無需在當地進行隔離。 如果不足14天,且在船船員健康記錄顯示船員健康狀況正常情況下,經海關衛生檢疫無異常后可辦理入境手續換班下船,但應當在入境地按當地人民政府要求進行居家或指定地點隔離健康觀察,補足14天時間。 如果14天內有疫情嚴重國家停留史的外國籍船員,原則上不準換班入境。 北京首都機場已成為境外疫情阻擊戰最前線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每周有近200余班國際客運航班分別通航美國、韓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33個國家,首都機場已成為境外疫情阻擊戰的最前線。 為打好這一關鍵戰役,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民航局等五部委日前聯合發布公告,決定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這一措施有利于嚴控境外疫情向首都北京持續輸入,有利于提升國際航班進京旅客的安全健康保障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入境旅客的通關效率。 已確定的12個第一入境點符合三要求 目前已確定的12個第一入境點機場均符合三方面要求: 第一,機場能夠接受國際航班降落和起飛,具備通關條件。 第二,機場保障能力符合安全運行規章標準,可以滿足空客A330、波音777等大型E類飛機的運行,且安全運行記錄良好。機場各項保障設施設備及機場機構的專業人員能力符合要求。 第三,機場設有國內主要航空公司分子公司或營業部,航班經停具備一定的保障資源。 按照運行盡可能便利的原則,航空公司可根據航線方向就近選擇第一入境點。 建議外國旅客慎重選擇北京首都機場直接過境轉機前往第三國的行程安排 從今日起,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均需從天津、呼和浩特等12個指定第一入境點的機場口岸入境。 因此,準備從北京首都機場直接轉機前往第三國的外國旅客注意,需充分考慮航班要在第一入境地點經停,并辦理入境手續和入境檢疫的因素,為轉乘下一航班預留足夠的轉機時間。對于不能在北京首都機場直接轉機出境的外國旅客,中國邊檢機關將做退運出境處理。 建議外國旅客慎重選擇北京首都機場直接過境轉機前往第三國的行程安排。如確需經北京首都機場轉機,要預留充足的轉機時間,以免錯過中轉出境航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