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里,一位曾經上著ECMO在生死線上搶救的患者,在歷經78天住院治療后,終于順利康復出院。 4月5日上午10點,38歲的彭博拖著行李箱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五病區病人通道走出,醫院醫生們特意趕來和他告別。 治愈患者 彭博:給你們鞠個躬。你們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救死扶傷,在你們看來是本分,但在我一個病人來說,就覺得你們是給了我第2次生命的人。我的二寶快出生了,我就希望我自己能夠平平安安的把隔離做完,到時候到醫院去迎接他的出生。 看到這位患者康復出院,醫生們感嘆實屬不易。從1月20日發燒就醫算起,彭博已經在醫院治療了整整78天。2月6日轉入金銀潭醫院不久后,他的病情迅速惡化一度病危,在氣管插管后陷入深度昏迷。2月13日,專家緊急會診決定,給他上ECMO人工膜肺,對他進行體外心肺的生命支持。在這期間,彭博歷經兩道生死關。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五樓病區主任 夏家安:一個導管相關性感染,我們就拔除了導管控制它的感染,加上一些抗生素的應用,闖過了第一道感染關。第二個就是他的腎衰竭。他是一個腎臟的缺血缺氧導致腎功能衰竭,我們就用了CRRT腎臟的替代治療,讓他闖過這一關。 從2月9日到3月4日,彭博深度昏迷近一個月,對于自己面臨的每一次生死考驗并無意識,但醫護人員卻是始終沒有放棄每一線希望。當撤掉ECMO人工膜肺,3月9日,彭博又一次經歷危險。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五樓病區主任 夏家安:消化道出血,當時出血量比較大,我們當晚就組織了多學科會診,用可視胃鏡進行了鈦夾止血,闖過了這一關。非常不容易彭博的救治,里面充滿了艱辛和困難,但是我們一一克服。 醫生告訴記者,彭博多次治療總計輸注的血漿量超過5000毫升,相當于2名常規成人的血漿量。護理團隊也換了一批又一批,終于將他從死亡線上搶了回來。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 潘純: 本身ECMO這種治療來說,它是風險性非常高的一項治療。我們實際上是希望用這個手段,等待讓病人的肺康復,避免一些并發癥的發生。這種對于前期經驗的積累,對于后續這些治療來講,我們還是有非常大的信心。 (編輯 楊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