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雪巍 當地時間18日,《華盛頓郵報》發布一篇報道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實驗室污染問題導致其未能迅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工具,致使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延遲。 美國《國會山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等多家美媒均引用了這篇報道。報道指出,由于CDC生產試劑盒的實驗室違反了合理的生產規范,導致用于高靈敏度檢測過程的三個測試組件之一受到了污染。美媒進一步分析稱,污染是在化學混合物被加到試劑盒之后發生的。 報道稱,在CDC在向全美26個公共衛生實驗室分發了試劑盒后,其中有24個實驗室都存在“假陽性”的結果,這才在引發了CDC對于這批試劑盒的關注。 《華盛頓郵報》對多份聯邦文件進行了審查,并對30多名現任、前任聯邦科學家和官員進行了采訪,了解到CDC的官員在發現問題后,花費1個多月的時間才解決了檢測問題,從而加劇了全美在生產和分發試劑盒方面的延誤。目前,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正在對試劑盒的生產和分發問題進行調查。 報道認為,病毒檢測的延誤使美國的各個公共衛生實驗室無法進行必要的初步檢測,進而嘗試預測和減緩病毒在美國的傳播。現任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國家實驗室主任、前CDC官員杜克(James Le Duc)告訴《華盛頓郵報》,“當得知檢測無法起到應有作用時,我感到難過和尷尬,這真的是CDC一個可怕的污點,對國家也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時50分左右,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73.4萬例,累計死亡病例達38835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