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5月19日,國新辦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次重要檢驗。疫情發生后,科技部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教育部等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設立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等10個重點工作專班,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個方向,部署83個應急攻關項目,組織動員全國優勢力量開展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科研攻關格局,科技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取得積極成效。 王志剛介紹,中國第一時間分離鑒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衛生組織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為全球科學家開展藥物、疫苗、診斷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逐步深化對新冠病毒致病機制和傳播規律的認識,為防控策略提供科學依據;迅速篩選評價了氯喹、法匹拉韋、托珠單抗等有效治療藥物,以及恢復期血漿治療、干細胞治療等新療法,建立了適合不同階段患者的治療方案;短時間內建立形成了核酸檢測、抗體檢測相配套的檢測技術體系,不斷提高靈敏度和便捷化;盡一切可能加快研發進程,并行部署五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研究,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滅活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同時,積極推動開展疫苗、藥物、檢測試劑等領域國際合作,及時分享我國抗疫科研成果,為全球抗疫作出積極貢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