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6月3日電(記者曹國廠)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的恒茂公司紡織車間內,工人們有序地忙碌著。牽經工張利春還在學徒期,每月工資3000元左右,轉正后工資能更高一些,她對這份離家近、不耽誤照顧家的工作很滿意。 張利春的丈夫因為車禍受傷難以從事重體力勞動。兩個多月前,恒茂公司為她提供了就業崗位,讓她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張利春的不少工友都是附近村的貧困戶。 青龍滿族自治縣2011年成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秦皇島市工商聯常務副主席盧新平說,自2016年啟動“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以來,全市參與助力脫貧攻堅的民營企業1074家、商會40家,在產業、就業、助學、消費、公益等方面幫扶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873個,其中青龍滿族自治縣142個。 在青龍滿族自治縣青龍鎮龍潭村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占地30畝的10個食用菌暖棚整齊排列,大棚內空氣溫暖濕潤,一盆盆黃色的蟲草剛剛發菌。 龍潭村黨支部書記馮繼昌說,2016年春季,龍潭村利用河北省財政扶持村集體經濟專項資金100萬元建設了6個食用菌暖棚;2017年9月,秦皇島市兩家民營企業出資65萬元為村集體又建了4座食用菌暖棚。食用菌種植項目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而且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工資。 盧新平說,民營企業圍繞青龍滿族自治縣林果、畜牧、中藥材、設施蔬菜、光伏、家庭手工、鄉村旅游和電商“八大富民產業”興辦企業,建立原料基地,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共實施產業項目171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000多戶、67000多人脫貧。2018年,青龍滿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據介紹,三年多來,秦皇島市參與助力脫貧攻堅的民營企業和商會投入各類扶貧資金約17億元,就業幫扶資金419萬元,公益幫扶資金528萬元,使全市貧困戶融入“全產業鏈”,走出一條“造血式”精準扶貧之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