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正文
分享到:

好風景,好產業,好日子——青海生態扶貧新探索觀察

2020-07-13 11:52:42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李雅蘭  作者:

新華社西寧7月12日電題:好風景,好產業,好日子——青海生態扶貧新探索觀察

新華社記者李占軼

位于青藏高原、三江之源的青海,高寒缺氧,生態脆弱。這里不僅是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也是生態扶貧的主要戰場。近年來,青海省堅持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并重,發展生態旅游,保護生態環境,興辦特色產業,不斷探索開拓生態扶貧的新路子。

“好風景”帶來“好前景”

夏日時節,位于黃河岸邊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西鎮團結村“美地花田農場”內,滿眼萬紫千紅、處處鳥語花香。

2017年,貴德縣統籌團結村等8個鄰近村的2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資金,與企業合作發展鄉村旅游,打造集花田觀光、休閑度假、餐飲住宿等為一體的農場景區。

昔日平淡無奇的小村莊,搖身變成了充滿田園氣息的“世外桃源”。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通過吸納當地村民務工、收益分紅等多種方式,農場帶動一批貧困戶順利脫貧。

村民蘭措卓瑪是團結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農場的務工人員,負責除草、修剪花枝等工作,“在這兒干活離家近,一年下來工資能有2萬元。”

過去3年多來,“美地花田農場”向周邊地區提供的各類就業用工量累計上萬個,發放工資270多萬元,與貧困戶分紅43.5萬元,每年向村民支付土地租賃費32.5萬元。

關門是家、開門是店。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德吉村從2018年開始探索鄉村民宿經營模式。村民卓瑪太經營一家民宿,一家七口的年收入,從過去不到1萬元增加到了4萬多元。

除了德吉村,當地還因地制宜在當順鄉古什當村、康楊鎮城上村等4個區域發展鄉村旅游項目,直接帶動貧困戶300余人就業,貧困戶年人均增收2500元,讓不少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好政策”恢復“好生態”

“以前家里照明只能點煤油燈、蠟燭,每到晚上,屋里黑黢黢。”60歲的藏族群眾楊宗泰過去住在海南州興海縣子科灘鎮青根河村,生活條件很簡陋。

興海縣多數地區山大溝深,各項基礎設施薄弱,自然條件艱苦,脫貧攻堅難度非常大。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搬!

興海縣整合各類資源,投資2.1億元建設海南州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多民俗文化村。2017年以來,包括楊宗泰在內的全縣853戶農牧民群眾搬進新家。利用產業發展資金,依托公益崗位保障,安多民俗文化村累計安排草管員、護林員300名,年人均增收2.16萬元。

“現在家里不僅通電,還用上了電磁爐、電熱炕等家用電器,自來水都通到院子里了。”楊宗泰說,以前家里主要收入靠養四五頭牛,現在不僅有草管員工資,還有禁牧補貼等收入,“每年收入有5萬元,窮日子一去不返了。”

玉樹州囊謙縣吉曲鄉山榮村村民在扶貧產業園內制作黑陶(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占軼 攝

興海縣扶貧開發局副局長梁宗孝說,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后,通過推進“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機制,引導移居牧民發展多元產業,減少放牧對天然草場植被的破壞。“如今,全縣草原植被逐步恢復,草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組建了65個以自然村為單元的藏羊養殖合作社,流轉草場568萬畝,投資2300萬元建成配套的飼草料種植基地和芫根加工廠。

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并進,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曲麻萊縣曾經過度放牧的草場,得以休養生息。生態畜牧業成為牧區主導產業,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精準脫貧雙贏。

“好產業”孕育“好日子”

“我們村有做黑陶的傳統,現在村里成立了制陶企業,做黑陶成為不少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玉樹州囊謙縣吉曲鄉山榮村古陶器傳承工程中心員工才角仁增說。

囊謙黑陶歷史悠久,山榮村被稱作“黑陶之鄉”。黑陶原材料與制作工具都從當地取材,許多村民學手藝“靠山吃山”。然而山榮村地處偏遠,黑陶銷售、運輸不便,生產難以形成規模,脫貧困難重重。

“自從搬到縣里的扶貧產業園后,借助政策扶持、平臺推介宣傳,黑陶產品的運輸、銷售問題迎刃而解。”才角仁增介紹。

產業發展起來,脫貧才有根基。在瀾滄江畔的囊謙縣,政府引導支持12家特色企業入駐扶貧產業園。當地農牧民傳承藏族傳統手工技藝,生產藏式黑陶、泥塑面具、傳統氈帽等特色產品,銷往國內外,帶領大批藏族群眾踏上致富路。

位于黃河源頭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自然條件較差。眼下,這片高原草甸上,瑪多4.4兆瓦光伏扶貧聯村電站十分顯眼。

綿延鋪開的光伏板閃耀著幽藍光澤,收獲著高原陽光的“饋贈”:這座電站年發電收入540萬元,惠及瑪多縣11個貧困村的621戶1774名貧困人口,實現戶均年增收5200元以上。

瑪多縣副縣長孫慶生說,光伏扶貧電站是帶給貧困群眾“好日子”的暖心工程,也是扶貧產業健康發展的“造血”工程。據介紹,截至6月底,青海39個縣市區建成了總容量73.36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惠及當地1622個貧困村。(完)

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被弄出白浆喷水了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99heicom视频| 特级毛片爽www免费版|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影视官网| 四虎影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青娱乐国产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怕怕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青青青视频在线|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野花视频在线官网免费1 |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电影| 美女被视频在线看九色|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最新黄色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武藤兰视频在线| 国产三级放荡的护士|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电影视频在线观看 |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老司机福利精品视频| 日本天堂影院在线播放|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h |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动漫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