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陽4月28日電 (蘇纓翔)作為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貴州省有23個投入運營及在建的重點數據中心,400萬臺規劃服務器。因此,貴州也被稱為“中國數谷”和“中國機房”。 近年來,圍繞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大力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積極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不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截至目前,貴州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排名全國第一。“十四五”時期,貴州堅持以大數據引領創新驅動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貴州方案。 借力先天優勢 形成產業生態 “貴州是‘西電東送’的起源地,水煤資源豐富,電價相對較低,1度電只需要3毛5。把數據中心建在我們這里,一年可以給企業節約上千萬甚至過億的資金。”貴安新區產業發展局大數據科負責人楊帙林說。 一批世界知名互聯網、大數據企業便是看中了貴州的先天優勢,扎根貴州發展。滿幫、白山云、易鯨捷、朗瑪、醫渡云等一批極具活力和創新的本土企業也在不斷壯大。與此同時,省屬國企云上貴州公司成為蘋果iCloud云服務中國大陸唯一運營商。 據楊帙林介紹,貴安新區目前計劃建立一個半徑為5公里的集中區域,此舉是為了把數據中心聚集在一起。 為什么要把數據中心聚集在一起?楊帙林在采訪中給出了解答。首先,集約化的目的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其次,通過節約投資打造綠色概念,將該用的錢用于民生及其他地方;第三,數據中心更傾向于機器就業,聚集數據中心同時也便于維護人員的集約化。 隨著三大運營商、蘋果、華為、騰訊等龍頭企業數據中心以及一批國家部委數據中心相繼落戶,貴州開啟了發展大數據的征程。 貢獻社會事業 改善民生服務 貴州一直堅持以大數據服務民生社會事業,推進大數據在脫貧攻堅、醫療健康、民生改善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為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和智慧商務建設,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一碼貴州”平臺在2020年7月正式上線,整合全省所有電商平臺,鎖定農產品發源地到銷售地,助力產銷高質量對接。上線半年以來,已匯聚7萬余個特色產品線上銷售,銷售金額突破40億元,實現“一碼促振興、一碼采購齊、一碼銷全國”。 目前,在全省1.3萬家基地采集農產品,包括合作社、種植戶、企業,全省400萬農戶享受到了電商紅利。貴州通過電商形式直接或間接帶動了近120萬貧困戶增收。下一步,將繼續通過電商切實做到服務下鄉,助力黔貨出山,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貴州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解決民生領域突出矛盾和問題。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貴州省衛健委搭建的遠程醫療大數據監管平臺。 自2016年上線以來,平臺已經接入1800余家醫療機構,1500余家遠程中心,累計完成18萬例遠程會診。群眾在鄉鎮衛生院直接向上級醫院申請遠程會診,急重癥半小時響應,普通會診24小時響應,超時的遠程申請,進入平臺預警區域,確保及時會診。 在疫情期間,平臺開展了2400余次遠程會診,邀請國家級專家遠程會診30余次。遠程培訓各級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和防控工作者150余萬人次,為貴州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打開國際視野 推動高水平開放 在這場一開始就影響世界的信息產業革命進程中,貴州以獨特的優勢和敏銳的嗅覺,借力不斷擴大國際化合作,加速與世界的共融互通,大數據發展風生水起。 在目標定位上突出“全球視野、國家高度、產業視角、企業立場”,西進班加羅爾,北上阿拉木圖,飛越莫斯科河,輾轉“一帶一路”,貴州四下出擊,在全球首開數據資源大招商的先河。在海外設立了貴陽高新(硅谷)創新中心、貴陽高新(莫斯科)創新中心、貴陽高新(特拉維夫)創新中心等大數據創新中心,蘋果、英特爾、惠普、IBM、微軟、甲骨文以及戴爾等知名企業紛至沓來。 通過發展大數據,貴州打開了國際視野,增強了發展活力,轉變了發展路徑。在成功舉辦數博會等重大開放活動之時,貴州真切感受到國內外發展大數據的熱潮。 “我們也非常歡迎國際方面的大型企業來貴安新區考察和合作,因為我們這邊很開放,歡迎大家過來。”楊帙林說。 如今,開放創新的貴州已經成為一片充滿生機的熱土,正昂首闊步走向世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