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 | 黨史中的經濟檔案
2021-06-23 12:05:31?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跟著毛委員,工農坐天下。”1928年12月,井岡山《土地法》實施后,群眾歡欣鼓舞,熱情高唱。 “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一切土地,經蘇維埃政府沒收并分配后,禁止買賣”……井岡山《土地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農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權利。 在中國,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始終是革命的根本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雖然在局部地區開展了減租斗爭,但并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要獨立領導革命斗爭,就必須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確立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井岡山根據地的土地革命是開展得比較早的,也是開展得比較好的。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隊伍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8年春開始,井岡山根據地在小范圍內試點土地革命,6月以后全面展開。起初,采取土地全部沒收、徹底分配的辦法,后又按照中央指示,以勞動力為標準進行分配。這種辦法體現了反封建的徹底性,但存在侵犯中農利益,使中間階級受到打擊的問題,結果導致中間階級反水,根據地經濟蕭條。毛澤東很快發現并逐步糾正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土地革命得以順利開展。 1928年12月,毛澤東總結土地革命經驗,主持制定了井岡山《土地法》,由湘贛邊界工農兵蘇維埃政府正式頒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制定的第一部成文土地法由此誕生。 井岡山《土地法》共9條,約1500字,明確規定了沒收土地的范圍和歸屬、分配土地的數量標準和區域標準、土地稅的征收和支配等一系列具體政策。 農民得到了土地,生產和革命熱情空前高漲,熱情參軍參戰,積極承擔制造武器、偵察敵情、運輸擔架等支前任務,從各方面支援了紅軍和工農政府,鞏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土地法》標志著封建土地法制在中國的局部崩潰。以它為起點的一系列土地革命時期的土地法規,標志著新民主主義土地法制的初步形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