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兵團精神鍛造新時代戍邊人

2021-08-14 17:57:05?作者:耿丹丹?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1949年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新疆,新疆和平解放。解放后的新疆百廢待興,亟待發展。為鞏固邊防、加快發展,1950年起,駐新疆人民解放軍將主要力量投入到生產建設之中。1954年10月,17萬余駐新疆人民解放軍集體就地轉業,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自此,軍隊自給性生產轉為企業化生產,“一手拿槍、一手拿鎬”的軍墾戰士忠實履行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67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大軍墾職工們扎根邊疆,同當地各族人民一道,把亙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態綠洲,建起了一座座新型城鎮。兵團發展日新月異,軍墾戰士們“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卻歷久彌新。

屯墾戍邊立精神

老兵精神展示館、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一座座展館,用歷史講述著屯墾戍邊的感人故事。

“1949年12月,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五團的1803名官兵從阿克蘇出發,行程1580公里,創造了徒步橫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奇跡,勝利解放了和田。”在兵團四十七團老兵鎮的老兵精神展示館里,講解員夏天講述著沙海老兵的故事。

“一道命令,執行一生。”遵照當時的命令,官兵們留在了和田,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在軍墾戰線上開始新的奮斗。

“我的外公王有義就是其中一位沙海老兵。”夏天指著展板上的老照片講起外公的故事。“在團場墾荒時,他以身作則,埋頭干活,住地窩子、修澇壩,被職工稱為沙漠里的‘墾荒牛’。”

屯墾戍邊匯聚了兵團兒女履行職責使命的強大力量,幾代人維穩戍邊、建設新疆的偉大精神一直延續至今。

清晨,駐守在中哈邊境的第九師161團“孫龍珍民兵班”開始了一天的日程,早操、體能訓練、學習,姑娘們顯得格外認真。

第九師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各團場倚山而居,形成國防屏障,承擔著戍守邊境的重要任務。1969年6月10日,第九師161團懷有身孕的民兵孫龍珍在一次邊防戰斗中光榮犧牲,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孫龍珍犧牲后,她生前所在的民兵班被命名為“孫龍珍民兵班”。之后,一代代年輕的女民兵扎根邊疆,忠實履行著戍守邊防的使命。

“我從小就有當兵的情結,得知孫龍珍民兵班招女民兵,就報名來到這里。”班長張藝是軍墾第三代,她說,民兵班主要任務是巡邏執勤,進入民兵班后,從小聽著孫龍珍故事長大的她,對保衛國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一定會繼續傳承戍邊守邊精神,為祖國守護好邊境線。”

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第八師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軍墾歷史,展示兵團精神,博物館正在進行第三次改造提升。

“上世紀90年代,我曾是軍墾博物館的講解員,講述了很多軍墾故事。”兵團軍墾博物館研究館員張紅彥說,如今,她成了“布展員”。“此次改造提升對展館展線做了大規模調整,對展示的圖片、文物進行了精挑細選。同時,我們新增加了《弘揚時代精神書寫時代華章》專題,集中展現軍墾戰士們發揮紅色基因,弘揚兵團精神的英模事跡。”

艱苦創業傳精神

兵團初創時,面對的是“水到頭、路到頭、地到頭”的戈壁、沙漠、荒原,軍墾戰士們繼承和發揚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在天山南北、自然環境惡劣的大漠邊緣白手起家,手推肩扛,開荒造田,建成了一個個農牧團場。

“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來春風,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1959年,一首《草原之夜》唱響了可克達拉,也把兵團屯墾戍邊的故事傳唱到祖國大江南北。

2015年,兵團第八座城市——可克達拉市掛牌成立。如今,行走在第四師可克達拉市,碧水繞城,綠樹成蔭,真正讓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的,是一代代的軍墾戰士。

見證了可克達拉60多年來變化的老軍墾戰士閆新秋回憶道,那時住的是地窩子,外面下雨,屋里也下雨,吃不飽,穿不暖,盡管如此,他們也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搞建設。“現在路寬了,樓高了,交通越來越方便,城市也越來越綠。”

多年來,兵團逐步建立起涵蓋食品加工、輕工紡織、鋼鐵、煤炭等門類的工業體系,創造了人類改造戈壁沙漠的奇跡。

已在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39年的伊力特玻璃公司綜合部部長樊勇介紹,他的父親是第一代員工,兩代人見證了企業的飛速成長。20世紀80年代起,伊力特擴建廠區,成立印務公司、玻璃公司。1999年9月,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企業一步一個腳印,做好了品牌,做大了市場。”

從建設城市,到發展產業,進入新時期,兵團精神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努力創業。第一師13團11連職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道德模范尤良英就是其中一個。

多年來,尤良英幫助各族群眾,指導大家種植技術,成立合作社幫助鄉親們共同致富,用實際行動“幫助一個人、帶動一批人、致富一群人”。

開拓進取揚精神

兵團的歷史,是艱苦創業的歷史,更是開拓進取的歷史,兵團成立以來,不斷實現突破,把掌握的生產技術應用于生產中,在新疆現代農業、工業、商業等多領域開創了先河。

近日,天業集團2萬噸/年氯化高聚物新建項目已進入單機試車準備階段。天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軍介紹,該項目的落地,打破了國外氣固相法氯化高聚物技術封鎖,實現了技術工藝及設備的國產化、綠色化。

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工業獎、全國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作為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的大型國有企業,在科技創新上不斷攻克難關。

進入新時代,“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不僅體現在產業發展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長足發展。

1958年10月創辦的塔里木大學,是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命科學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近年來,學校發揮自身的科技人才優勢,以第一師阿拉爾市為中心,不斷向周邊輻射,分別建立了畜牧生產實訓示范基地、紅棗設施園藝綜合配套技術示范基地、設施農業示范推廣基地、沙區生態環境重建示范基地、特色林果高產高效示范基地等,扎實開展科技服務。同時,學校為自治區、兵團20余個部門駐地方村和南疆師團“訪惠聚”工作隊提供人才、科技、技術推廣、文化教育、民族團結、增收致富等方面的幫助,惠及南疆110余個基層村(連)。

位于第八師石河子市的石河子大學,堅持“以兵團精神育人,為維穩戍邊服務”的辦學特色,為兵團履行職責使命、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石河子大學團委書記管欣介紹,石河子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兵團精神踐行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學校組織了489個團隊深入兵團農牧團場、連隊社區等開展多種形式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平臺深入團場、連隊社區,與職工群眾交流,結合專業優勢和特色提供服務,讓學生們走進兵團基層,了解發展,切身感受兵團精神豐富內涵。”(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耿丹丹)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男人女人做性全过程视频|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美女主动张腿让男人桶|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园田美樱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草莓视频秋葵视频在线观看ios| 日本护士xxxx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卡一卡二卡三专区免费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成年女人免费v片|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aaav|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3d动漫h在线观看|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国产偷国产偷精品高清尤物|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一级三级黄色片| 男人扒开添女人下部免费视频|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东北疯狂xxxxbbbb中国| 男人日女人app|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色成快人播电影网| 女人被男人桶爽|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老师办公室被吃奶好爽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