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溪水現清波(新春走基層)
2022-01-23 12:10:59? ?來源: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1月18日,山城遍灑冬日暖陽。化好妝,換上衣服,拎起音響,“上河邊!約了姐妹們錄唱歌視頻。”重慶市江津區李市鎮林家嘴社區居民說。 “為啥到河邊去?”居民何大榮說:“家門口的大肚子河又清了。”走進李市老街,一泓清水沿老街蜿蜒流淌,河岸修葺一新。 “前面這一座是百年石橋,身后這株黃葛樹,有百年歷史。”跟著何大榮的鏡頭,不少粉絲領略了河邊的美景。鏡頭拉遠,越來越多的居民來到河邊的小廣場、小花園,或閑坐休憩,或運動健身。 “這河本名李市小溪,當地習慣叫大肚子河。”李市鎮鎮長王忠彬告訴記者,這條河是長江三級支流,全長12公里,李市境內有8公里,近3萬群眾沿河而居。“以前在岸上能看到河底的石頭,在河里能摸到魚蝦。場鎮擴建后,由于污水管網配套滯后,就變成了藏污納垢的臭水溝,不少居民受不了搬走了。” 長江流域水環境治理為李市鎮帶來了新生。2020年3月,李市小溪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啟動。一年時間,1.48萬平方米被征收面積全部拆除到位,零信訪、零強拆、零事故。 “治污前,我們挨家挨戶全面摸排下水道入網路徑,確定施工方案。”中建三局李市小溪項目技術總工張迪介紹,3個工區同步施工,到2021年6月底,大肚子河管網工程共建成一二級主管網19.3公里,“還修建了三級入戶支管7公里,實現場鎮生活污水全覆蓋。” “治污與生態補水雙管齊下,水質從原來的劣Ⅴ類提升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江津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華春說:“同時實施河壩街景觀工程,生態景觀公園目前已初具雛形,群眾茶余飯后有了好去處。” “現在不光是老客戶,游客們也多了。”林家嘴社區居民馬榮在河邊的酒廠生意越來越好,“保護好這來之不易的清水,咱們得一起努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