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優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
2022-05-09 11:48:1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尤洋鑫 我來說兩句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簡政放權,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支持企業更好參與市場合作和競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中外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助力高質量發展。各地不斷深化簡政放權,大幅減少行政審批等事項、大力減稅降費、實施商事制度改革,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推行政務服務網絡化、標準化、便利化,一系列改革舉措有力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對市場主體而言,不可缺少。 “受益于當陽市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五證同發’政策,我們實現了‘拿地即開工’,項目進展比預期快了兩個多月!”湖北涵迪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唐寶說。今年4月,該公司在建項目的主體廠房已全部完成,預計6月即可投產。 2013年,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提出改革工商登記制度,開啟商事制度改革序幕。此后“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多證合一”逐漸在全國推開,市場準入大幅放寬,公平監管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持續優化,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截至2020年底,我國企業開辦時間已經由平均22.9天壓縮至4個工作日內。 各地因地制宜,持續加大改革力度。安徽推出“證照分離”“一網一門一次”等改革,上海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江蘇打造“不見面審批”,浙江承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隨著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企業獲得感持續提高,市場主體數量躍上新臺階。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達到1.54億戶,比2012年底增長了1.8倍,年均增幅達12.1%。2021年,我國日均新設企業2.5萬戶,是2012年的3.6倍。 破除市場準入隱性門檻,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近年來,招投標的限制條件越來越少了,我們民營企業的干勁更足了!”北京光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朝中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國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2020年1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進入新階段。各地方各部門將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為各類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創造更充足、更公平的市場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培育更有活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從2012到2021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從1000多萬戶增長到近4500萬戶,10年間翻了兩番多,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占比92.1%。 不斷放寬外資市場準入,縮減負面清單,吸引外資紛至沓來。 “我在中國工作和生活20多年了,見證了中國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默克中國總裁兼電子科技業務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安高博說,“政府部門一站式服務,減少申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加快了外企項目的落地。我們廣東創新中心項目建設,從第一次洽談到正式開業,只用了一年時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信息報告等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全球營商環境進步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我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對全球跨國投資產生強大磁力,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實現穩步增長。從2012到2021年,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從44.1萬戶增長到66.4萬戶,增幅超過50%。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未來,我國還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中外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不斷激發億萬市場主體活力,為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