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青海:鋪展幸福生態畫卷

2022-08-08 13:01:33?作者:萬瑪加 王雯靜?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跨越】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王雯靜

八月的青海風景如畫,三江源頭莽莽蒼翠,昆侖山下茵茵草場,青海湖畔滾滾澄碧,神秘的可可西里,沸騰的柴達木,喧鬧的河湟谷地……青海72萬多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涌動著喜悅和希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赴青海考察調研、兩次參加全國人大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青海發展擘畫藍圖、指明方向。十年來,青海各族兒女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聚力綠色發展,筑牢生態屏障,共創美好生活,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

1.生態優先 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夏日的黃河源頭,綠草如毯、平湖如鏡,風吹草低見牛羊,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扎陵湖鄉擦澤村生態管護員索索,攀上海拔4610米的牛頭碑,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

“我家就在山下,巡山望湖,觀察野生動物早就成為我的日常了。”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像索索這樣的生態管護員已有1.72萬名。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每年向下游輸送清潔水逾600億立方米,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

十年來,青海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設立“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建設“生命通道”,為普氏原羚安全遷徙保駕護航;封湖育魚、增殖放流,守護青海湖“水-鳥-魚”生態系統良性發展;植樹造林、禁牧減畜、退牧還草、光伏治沙,積極保護綠色生態資源;關閉祁連山八一冰川景區,減少人為干預……

如今,大美青海鋪展幸福生態畫卷:2萬多名生態管護員守護著“三江之源”;藏羚羊由最低時不足3萬只增加到7萬多只,普氏原羚從300多只恢復到2800多只;青海湖鳥類由189種增加到228種;2021年新增國土綠化面積515.2萬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95%,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質比例為100%。

目前,青海省正在全國率先啟動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已經正式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體制試點任務全面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正式獲批,昆侖山國家公園前期工作扎實推進……

2.因地制宜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6月25日,青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35天的全清潔能源供電,這是青海第6次開展全清潔能源供電實踐。自2017年以來,青海已連續5年成功開展綠電活動,不斷刷新全清潔能源供電紀錄。

如今,依托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青海清潔能源建設跑出加速度。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電力裝機中清潔能源占比90.83%、新能源占比61.36%,持續保持全國最高比例。源源不斷的綠電遠送其他省份,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青海力量。

十年來,青海把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和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作為發展方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愈加清晰。

在政策激勵和支持下,一批自主技術國際領先的“專精特新”企業在青海大地涌現。國內首個萬噸級碳纖維基地投產,光伏、鋰電產業實現集群發展,全國每生產3塊鋰電池,就有一塊來自西寧。察爾汗鹽湖開展精細化勘探、綜合利用技術攻關,近100項課題研究正緊鑼密鼓進行。2021年生產鉀肥502萬噸,滿足全國需求量的一半。

突出青海特色,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態旅游品牌,推出精品旅游線路200條,旅游人次、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都在20%以上。

立足“世界牦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優勢,認證綠色有機草原面積9000萬畝,牦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體系覆蓋39個縣域。全省牦牛藏羊質量安全可追溯規模超過400萬頭(只),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已達925個。2021年,青海農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54.7%。

3.民族和諧 共建大美青海

“從山上搬下來六年了,如今我們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睡上了電熱炕,燒上了天然氣,還都有自己的產業。”海東市互助縣班彥村土族村民李生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從草原到城市,從三江源到格爾木,十年來,我們全村都由牧民變市民了。”格爾木市長江源村的藏族村民申格,感慨著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們社區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各民族之間手拉手、心連心,和諧互助,感情別提多好了!”西寧市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居民劉華華幸福滿滿。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42個貧困縣陸續摘帽、162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3.9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了歷史性解決。2021年,青海脫貧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3%,高于全省農牧民收入增幅2.1個百分點。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青海堅持把財政支出的75%以上投入民生,用堅實保障托起各族群眾的和諧家園: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惠及150萬人次,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累計組建46個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全省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3.97歲,完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8.93萬套……

如今,青海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建設。全省8個市(州)已全部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社區“石榴籽家園”110個,成立省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青海在去年39個鄉鎮、225個村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點的基礎上,今年再選取200個村開展試點建設,在鄉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共投入22.98億元,探索具有青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讓各族群眾共享幸福生活。

【2012】

●地區生產總值1528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26839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6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4元

●鐵路營業里程1856公里

●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148公里

【2021】

●地區生產總值3347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56398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5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4元

●鐵路營業里程2854公里

●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503公里

數據來源:青海省統計局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极品美女|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 高清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完整7| 国产片AV片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2020欧美极品hd18|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欧美|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污污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小视频|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一个妈妈的女儿在线观看5|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我要看a级毛片| 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网站| avtt加勒比手机版天堂网| 欧美极品videossex激情|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学下面粉嫩又紧多水|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欧美 |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下樱桃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深夜特黄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