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旅游持續升溫 “國潮”澎湃中彰顯文化自信
2024-06-13 13:05:16?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周靜圓)在福建泉州體驗簪花之美,到河南開封暢游非遺市集,去廣東佛山疊滘水鄉觀一場激昂“賽龍舟”……剛過去的端午假期,“新中式”旅游火爆“出圈”,“國潮熱”為假日經濟再添活力。 出行熱情濃,走親訪友、外出游玩需求疊加,車流人流迎來高峰。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4年6月8日至10日(端午節假期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63761.6萬人次,日均21253.9萬人次。 端午節期間,各地舉辦形式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打造“新中式”消費熱點。湖北宜昌推出“國潮端午”盛宴,在端午游園會上,開展漢服巡游、龍舟體驗、夜游等活動;福建采茶文化、云南非遺扎染、蘇州傳統戲曲等民俗體驗項目熱度持續升高……“國潮風”在傳統佳節中大放異彩。 粽子,是端午節毋庸置疑的“C位”。節日當天,山東省日照市東夷小鎮把包粽子作為游客沉浸式逛街區的重要一環。散發清香的槲樹葉、香甜的糯米、飽滿的紅棗、綿長的絲線……在游客的巧手中,樹葉裹住米,絲線打成結,一個三角粽便包好了。 “粽葉香、裹五糧,剝個粽子沾上糖。”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喀什市的大街小巷,蘸著酸奶吃粽子受到游客的喜愛。精致的搪瓷盤上盛著剛出鍋的粽子,再澆上一勺酸奶,二者在口齒間發生“甜蜜反應”。順應游客喜好,當地還推出了樹莓、無花果等口味的粽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旅游推廣與對外交流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疆各地圍繞端午節舉辦了多種多樣的“國潮端午”活動,傳承和發掘傳統文化,并與旅游業深度融合,滿足游客多元化文旅消費需求。 此外,戴五彩繩、掛艾草等“時令節目”也給端午節帶來更多儀式感,這些富有節日特色的文創產品在市場走俏。記者了解到,今年,在市場上還興起了艾草花束,不少花店商家用艾草搭配菖蒲葉,再加上香囊、玩偶等裝飾,讓艾草搖身一變新花束,也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從漢服到“新中式”服裝,從文博到古鎮,帶有中國風元素的旅游產品和目的地屢屢“出圈”,年輕人對“國潮”的認可,正逐步成為引領社會審美的“風向標”。《2024年中國國潮經濟發展狀況及消費行為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國潮經濟市場規模為20517.4億元,同比增長9.44%。 對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潮”將中國文化符號、中華美學精神、傳統技藝、制造業與文化產業等結合在一起,其流行是愛國情感和文化歸屬感的表現。 深厚的文化底蘊被不斷挖掘,滿足了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國潮”新風尚也不斷融入百姓的美好生活,呈現出滾燙的消費熱情和文化自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