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葉飛雄也會開著車邊走邊廣播,好讓小區里更多的人聽到廣播。陳玲紅/攝
14年間:堅持不懈服務社區居民
“社區是我們的家園。平安鄰里,鄰里平安,是我們的共同愿望。把車鎖好,把門關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對陌生人要嚴加防范,對犯罪行為要予以舉報,這是我們鄰里鄉親應盡的責任。平安鄰里,鄰里平安,我們共同努力?!痹谛^里,老葉就是通過這種語言格式,用親切的話語向居民傳播社區信息。
老葉回憶說:“2000年左右,網絡不是那么普及的時候,大家的新聞來源基本還只能靠報紙和電視。我的廣播內容還有一些社會新聞、國家大事,一般情況下是晚上6點—7點在小區內播報。那時候大家都很喜歡聽,也許是對一天工作的放松,也許是我播報方式的特別,還有可能是大家的喜歡吧,總之那時候每次播報都會吸引很多人,有時候間斷個一兩天,居民們還會‘懷念’。”
日子久了,老葉也成了小區里的明星人物,老葉的“廣播”也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廣播”內容也不再局限于社會新聞、社區通知和社區文明宣傳等內容。“現在了解新聞的渠道太多了,不用我廣播,很多人也可以用手機、用電腦或者是電視去獲取新聞。所以更多的主要是通知一些社區公告,或者有什么最新的資訊和生活小提醒,尤其是社區的一些‘突發事情’,我都會及時行動起來,既然把這當成一項工作,這就是我的職責?!崩先~說。
“作為記者有社會突發新聞,作為社區,我們也有自己的突發新聞。”老葉微笑道,比如哪個住戶的小孩子在小區內玩耍,讓家長找不到了;哪位住戶的東西落在哪個地方了;社區臨時有緊急停水停電的信息通知等等,這些就是小區的“突發事情”,如果接到這種“突發事情”的話,就會馬上帶著擴音器到小區里,用廣播的形式提醒大家留意。
據老葉自己估算,這種廣播找人、尋找寵物、尋找鑰匙的事情每個月都有十余起,有時候還需要幫來社區的外地人員帶路。
因為信任,所以得到支持;因為無私,所以更加權威。老葉說,有時候有些商家會請他以廣播的方式幫忙宣傳產品,但是在他看來,新聞需要的是一種真實性,社區的廣播員也是需要真實性。所以這些有償廣告都被他一一謝絕了?!拔覔奈乙墙邮芰诉@種有償新聞宣傳的話,以后我的‘廣播’就會在居民中失去可信度?!?/p>
就是這樣,老葉的無私奉獻的志愿服務行為堅持了14年,為社區居民解決了許多身邊事,給社區帶來了和諧。茶園社區楊副書記表示:葉飛雄老人的志愿服務行為為社區文明做出了貢獻,給居民做出了榜樣;也希望葉依伯可以繼續發揚無私奉獻的志愿服務精神,一起為建設和諧社區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