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幫教 助少年迷途知返
2020-08-03 08:11:41?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福州團市委聯合檢察、法院等部門,依托青少年司法社工開展涉罪未成年人司法幫教服務,幫助曾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重新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17歲的小林是幫教服務的受益對象之一。初中輟學后,小林早早地進入社會工作,但難以長久堅持,一年就換了七八份工作。沒有經濟收入的他面臨交房租和溫飽等問題,一時想不開,伙同朋友盜竊電動車。由于犯罪情節輕微,案發后進行賠償并且獲得了被害人諒解,最終檢察部門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之后,福州團市委主管的福州市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協會介入,由青少年司法社工開展3個月全程陪伴和專業干預。 青少年司法社工通過定期談話、法治教育、心理輔導等舉措,助其“去標簽”,同時借助團市委等組織的公益活動,讓其參與其中發揮廚藝特長。小林逐步找回自信,生活重新步入正軌。 案例點睛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司法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并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對于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