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陽金代太符觀新發現多處紀年信息和文物
2019-02-22 16:17: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昊天玉皇上帝之殿”匾額紀年 考古所提供 中新網太原2月20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20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對汾陽金代建筑太符觀彩塑壁畫進行保護修復期間,新發現多處紀年信息和文物。 玉皇殿正脊脊剎 考古所提供 太符觀位于山西汾陽市城東北15公里杏花鎮上廟村,金承安五年(1200年)在此創建醮壇,刻立碑記,始建年代當不晚于此,明、清時期均有修葺。1965年被山西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中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對汾陽太符觀彩塑壁畫進行了保護修復,項目實施期間,考古人員在正殿(玉皇殿)、東配殿(圣母殿)、西配殿(五岳殿)新發現多處紀年信息和文物。這些新發現與太符觀現有碑刻資料相互佐證、補充,對太符觀彩塑壁畫今后的保護、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西配殿脊剎背面 考古所提供 正殿新發現的紀年最早為明宣德五年(1430年),最晚為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時跨158年之久。“天順二年”為郝剛重修匾額所記,“萬歷貳年”為秦友等三人重立正脊脊剎琉璃構件所記,“嘉靖十七年”似為信徒進香祈愿所留。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員在一座塑像內發現“昭武通寶”的錢幣,該錢是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吳三桂在湖南衡陽稱帝時所鑄。1678年8月,吳三桂離世,故此幣流通時間不長,流通領域不廣。然而,在距衡陽十分遙遠的汾陽發現此幣,令人詫異。 考古人員解釋稱,“太符觀地處杏花村鎮,是汾酒的原產地。清代李汝珍在《鏡花緣》一書第九十六回的曲牌中,列舉當時全國知名酒類50余種,其中推汾酒為首,此幣的發現或與杏花村當時汾酒的商品流通有關。” 通過以上新發現,結合太符觀內現存碑刻,豐富了文物界對太符觀建造史、修繕史、宗教內涵的認識,揭示了民間組織在太符觀漫長發展過程中的主導性作用,填補了歷史空白。本次新發現對完善太符觀及汾陽地方志,當地郝姓、王姓等宗族譜牒,太符觀彩塑壁畫保護歷程及日常管理體制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