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阿來:用聲音“抒寫”兩會日記
2019-03-19 16:23: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兩會人物)作家阿來:用聲音“抒寫”兩會日記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作家阿來:用聲音“抒寫”兩會日記 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昨天休息了一天,看了看北京的初春,楊柳發芽、迎春開花。每年來北京在天氣上可以重復兩次春天,我們出發時,成都已經是春天的尾巴了,然后在北京經歷又一個春天。” 12日傍晚,結束一天的會議,全國人大代表阿來剛走出會場,便又坐在走廊上的木椅,對著簡單的錄音設備開始了《阿來聲音日記》的錄制。 作為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阿來沒有選擇用自己詩意的筆觸,而是用語音的方式,在忙碌會議的間隙與網友、聽眾分享他的履職感受。 每一期的《阿來聲音日記》都以天氣、環境為始,以他的感悟為終。沒有特定主題,也沒有提綱講稿,說什么、談什么全靠這位作家自由發揮。 “我開全國人代會是第12個年頭了,今年是最暖和的一年。”他在日記中說,今年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不斷被代表掌聲打斷,而且很多掌聲不是在講成就時響起,而是響起在講如何面臨、克服困難的時候。 “去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很大成就,也經歷了很多曲折,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把這些困難給代表們做了報告。”阿來說,大家不是對這個結果,而是對攻堅克難的過程報以掌聲,“大家內心都有一種真正團結一致的決心”。 小組會議上的阿來很少“沉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他幫民營企業家算“減稅降負賬”;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他以自己的著作在網絡被盜版為例,呼吁完善網絡相關立法。 在阿來看來,雖然大家立足各自不同地域、行業進行討論,但每一個小地方拼起來就成了全省、全國,每一個行業拼起來,就成了完整的經濟社會圖景。“這樣的討論更有意思”。 偶爾阿來也會在日記中談及自己對互聯網安全、科幻文學、影視創作的看法,分享自己看過的書籍,聊聊今年上會帶來的建議。阿來介紹,自己看過一本描繪全球化下英國貧困人口的書,“對照看來,我覺得我們(扶貧)更有信心,因為現在政府不但沒有減少投入,還投入了更多人力智力、真金白銀。” 12日上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兩高工作報告被阿來在日記中稱之為“重頭戲”。“社會是不是安全、和諧,很多時候都和法律體系有關。” 阿來說,他十分關心兩高報告中提到的公益訴訟。 “比如我們把一條河污染了,那誰來告他呢?”談及環保方面的問題,阿來提高了聲音、身體前傾。作為一名從四川阿壩藏區走出的作家,阿來不僅在作品中寫滿了對自然的敬畏,他本人也已連續六年提出與環保相關的建議。 在阿來看來,50年前很難想象人們會打一個關于環境污染的官司,而公益訴訟中,人們甚至可以為了社會的公共利益打一個和自己沒有關系的官司。“這體現了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現新的矛盾,新的矛盾需要用新的方式去解決。”阿來感慨。 截至目前,阿來在兩會期間錄制的“聲音日記”點擊量已超過百萬。他說,自己在兩會期間堅持記錄“聲音日記”,除了滿足網友、聽眾的好奇心,還希望通過不同的說話方式,讓傳播更有效率。 “我不會念稿子、讀稿子,說的都是自己理解的東西,理解一分就說一分,理解兩分就說兩分。”錄完今天的日記,阿來站起來說,趁著天還沒完全黑下來,自己還要出去走走,再看看路邊的楊柳。(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