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摩擦靠擴大內需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各國都很敏感。他們會更加關注像中國這樣鋼鐵大國的出口情況,并會用各種措施加以限制。”宋泓對《國際先驅導報》分析,中國鋼鐵由于出口規模大,成本低,非常容易給其他國家傾銷的口實。
“我的鋼鐵”網研究中心分析師劉源認為,中國鋼鐵出口遭遇強大貿易壁壘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國際需求不足,歐美企業日子難過,就會想辦法限制進口,保護自己的市場份額。“我認為今后將有許多鋼鐵和非鋼鐵的貿易訴訟針對中國。”美國鋼鐵業的委托律師沙格林認為,這有可能是一系列針對中國鋼鐵的傾銷申訴的開始。
不過,宋泓認為,隨著中國內需逐漸升溫,中國鋼鐵對出口的依賴會減少,沖擊國際市場的可能越來越小,貿易摩擦也會相應減少。
國外低價鋼鐵沖擊中國出口
與俄韓等國相比,中國鋼鐵已經不具備價格優勢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張皓雯發自北京 中國鋼鐵出口在遭受到來自美國和歐盟的貿易壁壘的同時,還面臨著來自烏克蘭、俄羅斯、韓國等國低價鋼鐵的沖擊。
一次不同尋常的進口
2月底,來自烏克蘭等國的30萬噸低價熱軋卷進入中國市場的消息引起了業內關注。“3月份,來自俄羅斯、烏克蘭的熱軋卷報價已經降到320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而國內的熱軋卷價格本周為3150元人民幣。就算按照1:7的匯率算,價差也在千元左右。”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志蕓分析說。
“由于進口總量不大,對于中國鋼鐵的整體沖擊比較小。”“我的鋼鐵”網研究中心分析師劉源認為。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年11月國內熱軋卷產量為601.17萬噸,這批進口熱軋卷只占中國熱軋卷月產量的5%。
但是有關專家認為,這些低價鋼鐵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出口的主因之一。
“像中東地區,原來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現在土耳其的熱軋卷報價已經低于中國,中國沒有競爭優勢。”侯志蕓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價格優勢不再
世界鋼鐵協會3月初表示,全球鋼鐵需求已減少了20%左右,當前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僅為50%~60%。
為了削減庫存,全球各大鋼廠開始紛紛降價競爭出口市場。蘭格鋼鐵信息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土耳其鋼廠、韓國浦項等鋼鐵企業近期都在降低冷熱卷等產品的出口報價,有些產品已經接近烏克蘭等國的出口報價。侯志蕓介紹,這些國家不斷降低鋼鐵出口價格有一個重要背景就是貨幣貶值。比如自2008年以來,俄羅斯的盧布兌美元已經累計貶值了31.4%,獨聯體國家得以率先以較便宜的價格向市場供應鋼材。
而除了鋼管,目前中國其他的鋼材產品并沒有價格優勢。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即使是在4月1日出口退稅上調之后,一些國外的鋼材價格仍低于中國鋼材的出口價格。”
今年前二個月,中國鋼材出口直線下降,1、2月份合計出口量同比下降了52.5%,進口量同比下降26.8%。中鋼協預測,今年中國鋼材出口量將下降80%。
“出口增速下降幅度大于進口,以至于中鋼協擔心中國很快就會成為鋼材凈進口國。”侯志蕓說。
![]() ![]() |
- 2009-04-10美鋼鐵業對華提起反傾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