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得減稅窮人得救助
國會預算局說,該法案在生效后的第一個10年內有望使美國政府預算赤字減少1380億美元,在第二個10年內減少約1.2萬億美元。同時,法案在生效后第一個10年內將耗資9400億美元。國會預算局說,通過向中產階級提供稅收減免及擴大針對低收入群體的醫療保險救助計劃覆蓋范圍,醫改法案將使目前3200萬沒有醫療保險的美國人獲保,從而使全美醫保覆蓋率升至95%左右。
今年1月份,民主黨人失去參議院“絕對多數”席位后,奧巴馬醫改計劃陷入僵局。盡管民主黨人依然保持參議院簡單多數地位,但已不再具備可防止共和黨人采用阻礙議事程序的60票多數。
不過,民主黨人并未就此放棄,希望通過“預算協調”這一特殊立法程序使醫改法案獲得通過。在這一程序下,只要得到簡單多數、即51票支持就能使法案在參議院通過。
■輿論
美國媒體激辯“改革成本”
就改革帶來的財政赤字問題展開論戰,《紐約時報》呼吁妥協
面臨提案者的沮喪、反對者的質疑,各方應該摒棄分歧,都應具有妥協的意愿和良好的態度,畢竟美國確實需要一個全面的醫療改革。
最終版本的“醫保案”終于出爐,美國各大媒體18日對此展開論戰,醫療改革的成本問題為焦點之一。
《紐約時報》發表社論,表達了對醫療改革的支持,同時希望兩黨摒棄分歧共同協作通過最終醫改案。社論稱,對參議院版本的溫和修改是可以理解的,那些在國會中試圖抵制“醫改案”的一些自由派人士應該意識到,這是目前在經濟衰退中,可能獲得通過,并帶來最大利益的“醫保案”。一些對財政預算斤斤計較的鷹派也必須認識到,這個“醫保案”也可比其他選擇更能在最近幾年持續減少財政赤字。
但《華盛頓郵報》則對“醫改案”減少赤字的說法持保留態度。該報稱:“預算辦公室長達25頁的報告預計今后10年,將減少1380億赤字……但他們的工作更多的是藝術性,而不是科學性的。”該報認為,很多專家都對這個數字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因此不能肯定地說“醫改案”會減少財政赤字。
《華爾街日報》也發出疑問:“這個醫改案要花這么多錢,怎么減少赤字呢?”該報還引述共和黨議員的說法,對“醫改案”可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提出了質疑,這些議員認為,“醫改案”對私營保險公司的限制等將會削減就業機會,并降低工人工資。
但《紐約時報》提醒民眾,面臨提案者的沮喪、反對者的質疑等,各方應該摒棄分歧,“都應具有妥協的意愿和良好的態度,畢竟美國確實需要一個全面的醫療改革。”(張樂)
- 2009-12-30被指過分關注非法移民 美眾院移民改革案或受阻
- 2009-12-16美眾院通過法案凍結對伊朗出口精制石油產品
- 2009-11-11奧巴馬健保改革案美眾院通過 華裔民眾褒貶不一
- 2009-10-30美眾院公布8940億美元醫保改革法案
- 2009-06-17美眾院批準1060億美元緊急資金應對戰爭和流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