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3日說,截至13日中午12時,暫無在日中國公民傷亡報告。外交部和中國駐日使領館正在繼續搜集掌握中國在日人員受災情況。
中國駐日大使館領事劉敬師13日上午在仙臺市對新華社記者說,使館工作組在宮城縣走訪多處避難場所,尚未得到中國公民在地震和海嘯中傷亡的消息。但是,地震和海嘯造成較多失蹤人員,而日方在統計遇難者人數和搜尋失蹤人員時尚未區分國籍,因此暫不能確定無中國公民遇難。目前使館方面已發動華僑、留學生等群體相互聯系,以進一步收集和確認當地中國公民及華僑華人的情況。
在日本各高校設有分支機構的全日本中國學友會會長胡昂1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據學友會了解,目前在關東地區等地50多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已經確認安全,東京地區沒有中國留學生在地震中傷亡的消息。重災區3個縣的中國留學生大多集中在避難所,較難迅速確認是否全部安全。
核電
13日上午,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反應堆因冷卻系統故障,堆芯一度露出水面3米。東京電力公司采取了注水、排氣等措施,灌注海水后,水位重新開始上升。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當天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由于3號機組所在建筑物內可能已充滿氫氣,因此不排除發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即便爆炸也不會導致堆芯熔毀,對周邊居民健康不會有明顯影響。
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目前,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銫137會造成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
福島縣政府13日宣布,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半徑3公里范圍內有19人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加上此前確認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的3人,福島縣迄今共有22人確認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
日本文部科學省13日宣布,正在運送防災機器人前往福島縣第一和第二核電站周邊,將在人員不宜靠近的高放射量場所從事救災。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12日晚表示,該機構正在對日本核電站安全事態進行24小時監控,并與國際社會實時分享信息,只要日本政府提出要求,機構將隨時提供技術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