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空氣中發現微量放射物 濃度低于國家標準
京華時報訊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昨天權威發布:3月26日,在我國黑龍江省東北部空氣中發現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初步確認系來自日本核電站事故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其對當地公眾產生的劑量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放射性物質濃度遠低于國家標準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昨天,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環保部門設在黑龍江省饒河縣、撫遠縣、虎林縣的三個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濃度分別為0.83-4.5×10貝克/立方米、0.68-6.8×10貝克/立方米、0.69-6.9×10貝克/立方米,相應的國家標準(GB18871-2002)規定限值為24.3貝克/立方米。所檢測出的放射性劑量值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仍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漲落范圍之內,不需要采取任何防護行動。
綜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監測分析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不影響公眾健康未散至其他地區
環保部表示,環保部門設在全國其他地區氣溶膠取樣監測點尚未發現人工放射性核素。目前我國環境輻射水平仍在本底范圍內。
此外,昨天下午6點,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繼續發布的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匯總圖顯示,實時檢測值均處于天然本底水平范圍內,監測結果表明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據了解,相關部門目前正嚴密監測日本放射性污染物擴散情況,并將及時把監測結果向公眾發布。
相關新聞
- 2011-03-24無法忘卻!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組圖)
- 2011-03-22日本稱福島核電站供電系統24日或能全面修復
- 2011-03-22日本專家認為福島核電站20公里以外“完全安全”
- 2011-03-22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域放射性碘濃度下降
- 2011-03-22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電源修復工作今天重新啟動
- 2011-03-22日本重啟對福島核電站三號核反應堆注水作業
- 2011-03-22日核事故災民與東京電力對立加劇 拒絕口頭謝罪
- 2011-03-22日本全力爭取結束核危機 災后安置重建全面展開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