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空氣中發現微量放射物 濃度低于國家標準
>>初步探因
小環流將污染物帶到我國
大氣環流大方向為由西往東
據新華社電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專家陳竹舟表示,根據氣象資料,目前大氣環流大的方向是由西往東的,但日本東北部有一個小環流,把極微量的放射性污染物帶到了我國。這是一個初步判斷。
“現在監測到的放射性污染物對當地公眾產生的劑量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產生影響。”他說。
陳竹舟表示,隨著放射性物質的擴散,我國有可能監測到放射性水平增高,但這并不等于會影響環境和健康。即便有一些地區監測到的數據和當地本底水平相比有一點異常,但放射性物質已經被大大稀釋,不會達到影響公眾健康的水平。現在的檢測技術和儀器非常先進,大家沒有必要擔心。
>>專家釋疑
不用戴口罩也不需服碘片
小于“1年做4次X光輻射量的十萬分之一”
本報訊(記者李秋萌)核輻射防護專家楊國山表示,此次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輻射程度,小于一個人在1年中做4次X光檢查的輻射水平的十萬分之一,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蘇旭表示,污染物在擴散過程中會逐漸稀釋,濃度降得很低。即使能檢測到,也是極其微量。這些微量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影響公眾健康。不需要采取隱蔽在家中或戴口罩等措施,也不需要服用碘片。
針對碘片防輻射的說法,北京市疾控專家表示,人體碘的主要來源是甲狀腺的吸收,碘片不能保護來自于體外的放射性和被身體吸收的除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質,所以碘甲狀腺阻斷在多數場合要與其他防護措施(如隱蔽待于室內、關閉門窗等)綜合使用。該專家提醒,盲目過量吃碘鹽或碘片,可誘發甲狀腺毒癥、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腫等疾病;加碘鹽因其含碘量遠小于防護放射性碘對人體健康損傷所需的含量,因此也不能對放射性碘起到有效阻止吸收作用。(綜合新華社 記者王碩報道)
相關新聞
- 2011-03-24無法忘卻!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組圖)
- 2011-03-22日本稱福島核電站供電系統24日或能全面修復
- 2011-03-22日本專家認為福島核電站20公里以外“完全安全”
- 2011-03-22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域放射性碘濃度下降
- 2011-03-22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電源修復工作今天重新啟動
- 2011-03-22日本重啟對福島核電站三號核反應堆注水作業
- 2011-03-22日核事故災民與東京電力對立加劇 拒絕口頭謝罪
- 2011-03-22日本全力爭取結束核危機 災后安置重建全面展開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