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天格局多元化 各國"星球大戰"搶奪制天權
www.hxt111.com?2011-05-17 10:59? ?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5月17日電 綜合報道,近年來,國際航天領域掀起新一輪探索熱潮,希望進一步掌握太空的 “機密”和資源。各國忙著研發火箭、衛星,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制定探索月球、火星計劃,想要“先人一步”征服太空,無一不是“馬不停蹄”。除了能夠獲取重要的戰略利益和經濟效益,各國對航天領域的投入,也越來越顯示出“制天權”對于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意義。
繼嫦娥一號衛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繞月探測工程之后,嫦娥二號繞月探測衛星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先行者,又踏上了奔月的征程。
不再是兩極:國際航天格局多元化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功完成首次人類太空飛行的壯舉,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從那之后到21世紀初的50年時間里,全球已有400多名宇航員完成了太空飛行,使得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識不斷深入。
在冷戰結束和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后,航天探索一度進入“沉寂”狀態。但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與傳播,掌握航天技術的國家越來越多。為鞏固和提高自己在國際航天領域的地位,中、美、俄、日等國紛紛增加投資,制定新的航天發展戰略。國際航天業的格局也從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典型的兩極格局,逐漸蛻變成合作、競爭并存,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分析指出,新一輪太空熱與蘇美的太空“競賽”不同,各國更為注重的是新世紀航天戰略的“競爭”,是對外層空間“話語權”的爭奪,體現的是大國間綜合國力的博弈。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