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專家認為,米利班德的態度再次清楚地顯示了“竊聽門”事件背后的政治權力與媒體權力的糾結。傳媒大亨默多克此次所面臨的危機不可避免地與政治扯上了關系。
長期從事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的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支庭榮總結該事件呈現出的是一個“多面體”――― 除了從新聞專業主義的角度考量,竊聽丑聞的持續發酵實際上更多地暴露出英、美等國家的政治危機,而默多克在政治的角力還沒有結束時,關閉《世界新聞報》并非理智之舉,這種認錯姿態反倒讓人抓住了把柄,窮追猛打。”
支庭榮分析,英國國內的竊聽丑聞實際上是長期和廣泛存在的,而這一次的集中爆發主要反映出其政府內部機制和管理出現了一種疲態。“一件小事能夠吵得這么大,體現出英國政府長期存在的管理問題。政府跟媒體之間的勾結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制度所默許的,本質上是各方勾結和利用媒體的政治斗爭結果。”
“媒體所采用的很多非法手段都是由私家偵探、警察部門、執法部門來完成的,媒體只是收買他們,把這種行為商業化。當把收買針對公職人員或者準公職人員的時候,就會出現危機,公職人員愿意接受收買,也反映出政府執政、治理的嚴重問題。”支庭榮說。
據其分析,默多克一向堅持保守的政治立場。不論是過去的撒切爾還是現在的首相卡梅倫都與默多克保持著較好的關系。保守黨執政之后,受到在野黨等其他政治力量的攻擊,此時相互之間就會把一些潛規則的事情掀到桌面上。
事實上,默多克的權利確實巨大,幾乎影響了英國的每一次選舉。
根據英國媒體報道,兩個主要黨派都討好默多克,希望能爭得他的支持――― 只要他施以援手,他們在民調中的排名就會大幅度上升。而作為回報,默多克取得越來越多的新聞蛋糕的控制權,與此同時,他還組織政府采取可能妨礙他業務的監管措施。
默多克本來已經擁有天空廣播公司39%的股份,卻一直著手準備著擁有全部股份,把它變成英國版的福克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