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都倫敦警方12日出動大約1.6萬名警員,巡邏市內街道,嚴防周末再次發生騷亂。
英國政府打算采取措施,把騷亂參與者驅逐出廉租房。
防再亂
內政大臣特雷莎?梅說,一段時期內,倫敦街頭執勤警察數量將保持1.6萬人,沒有確定什么時候恢復為正常水平。
“過去幾個夜晚平靜了許多,但我們沒有沾沾自喜。”
這是倫敦和平時期最大規模警力部署。通常情況下,倫敦執勤警察大約2500人。除倫敦,諾丁漢、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地警方同樣增加執勤警察人數。
周末酗酒人數增多,加大騷亂可能。即便正常時期,英國大城市周末時常發生小規模街頭斗毆。
截至13日,全英國范圍內,大約1600人因騷亂期間縱火、搶劫等遭拘留,僅倫敦就有1144人。各地法院徹夜審理嫌疑人。
遭拘留者多為無業青年。不過,他們中一人是大富豪的女兒、一人是慈善機構員工,一人是新聞專業學生。
一名女子盜竊一臺電視機后投案自首,稱內疚感讓她無法入睡。
最令人注目的是,一名倫敦2012奧運會“形象大使”涉嫌參與騷亂。這名女子名為切爾西?艾夫斯,現年18歲。艾夫斯的母親看電視時發現女兒在騷亂現場向警察投擲磚頭,隨即打電話報警。只是,艾夫斯本人否認偷竊和襲擊警察的指控。
出“狠招”
英國政府考慮采取其他措施,嚴懲參與暴力活動參與者;如果這些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內,將遭驅逐。
社區與地方政府大臣埃里克?皮克爾斯直言,作惡者必須受到懲罰,“這(逐出廉租房)可能聽似過于嚴厲,但我認為眼下不是小心翼翼的時候”。
“這些人胡作非為,讓大家擔驚受怕,損毀鄰近社區。坦率地說,我對他們沒有太多同情。”
首相戴維?卡梅倫支持這一做法。按照他的說法,這樣做可以“強化社會責任感”。“如果你住廉租房,支付的租金比其他人低,享受社會福利,就應該有社會責任感。長期以來,我們對待那些搶劫社區的人過于軟弱。如果你參與暴力活動,因而失去廉價租房福利,那是罪有應得。”
他承認,遭驅逐的人可能陷入困境,“但他們動手搶劫前應該想到后果”。
倫敦附近旺茲沃思成為第一個實施這一做法的區域,向一家參與暴力活動的廉租房住戶發出驅逐通知。發布通知是驅逐程序第一步,最終能否驅逐由法官裁定。
其他一些城市正考慮效仿旺茲沃思的做法。
批“病態”
騷亂致使5人死亡、多人受傷,財產損失慘重。
死者包括倫敦一名68歲老人。他在家中滅火時遭到縱火者攻擊,重傷不治。
許多人對這場騷亂感到震驚,包括一些居住倫敦的外國人。
一名波蘭籍婦女拼命跳離大火的畫面讓不少人憤怒和不安。當事婦女名為莫妮卡?肯奇茲克,現年32歲,5個月前移居倫敦,在一家商店工作。
她說,先前以為倫敦社區文明友善,居住著“紳士和淑女”,事實證明不是這樣,“英國已經成為一個病態社會”。
她回憶,搶劫者縱火焚燒她的住所,根本不考慮她的安全,“他們像一群野獸――貪婪、自私,只為他們自己著想”。
“大火向我逼來,非常灼熱……我當時認為自己可能難逃一劫。”
對如何打擊暴力活動,人們看法不一。一些人主張嚴厲打擊,另一些人認為應防止過度使用武力。
格雷厄姆?索耶46歲,主張嚴打,認為應該實施宵禁。“應該使用催淚瓦斯……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不會允許發生這么嚴重的騷亂。我認為,她可能采取一些過于嚴厲的措施,但會干脆利落地制止騷亂”。(韓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