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下年輕人是主力軍
“占領華爾街”的抗議者中大多數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或失業,或背負沉重債務、或是自己或父母房產被銀行收回,面臨各種各樣的經濟困境。
上世紀60年代后,美國曾掀起過多場大規模示威游行浪潮,包括80年代抗議政府對中美洲國家政策、90年代抗議自由貿易、2003年抗議伊拉克戰爭。這些示威潮都有一個“固態”的理想或口號,通常是為國家而示威,而“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中不少人的訴求則是“給我一個工作”。
如今,許多美國年輕人心中充滿了“不確定”,不知何時,自己就會因債務而輟學,就會因畢業而失業,就會因裁員而無所依附;尤其可恨的是,身邊的富翁們可以享受低稅率,享受政府救助,享受待遇保護。
有分析指出,金融危機后,美國投入了巨額救助資金,推出了大量經濟刺激計劃,并采取了兩輪量化寬松政策,但經濟復蘇依然乏力,失業率更是數年來持續高企,這是誘發此次抗議活動的導火索。此外,美國后金融危機時期經濟疲弱,貧富差距愈發增大,占社會大多數比例的中產階級以下階層生活水平未有改觀,這是引發抗議的長期原因。此外,美歐債務問題不斷升級,全球經濟面臨風險,這讓人們感到恐慌和迷茫,只能以抗議表達心聲。
9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為9.1%,連續第三個月持穩于這一高位;失業人口總數為1400萬,基本與上月持平;共新增就業崗位10 .3萬個,其中約4.5萬個是8月份罷工的電信行業員工重新返回工作崗位。4月以來,美國每月平均的新增就業崗位為7.2萬個,遠低于此前7個月的16.1萬個的平均水平。
自2007年12月美國進入本輪經濟衰退以來,美國共有超過800萬人失去工作,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歷次經濟衰退中失業人數最多的一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近日表示,美國自從2009年4月以來,失業率一直維持在9%以上的高位,失業率長期高企將帶來“全國性風險”。他表示:“幾年來我們的失業率一直接近10%,并且失業者中有45%的人失業時間超過半年,這是聞所未聞的?!?/p>
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 D P)的第三次預估值為增長1.3%,高于上個月公布的1%的增幅。但分析人士指出,這種低速增長難以帶動失業率顯著下降。盡管權威機構認定經濟衰退自2009年6月結束,但經濟學家預計要經過逾5年時間,就業市場才有望恢復到健康水平。
美國政府在改善經濟方面已是黔驢技窮。兩輪量化寬松政策都效果有限,美聯儲最近采取的“扭轉操作”也不被看好,財政政策受財政赤字和債務上限的束縛。民主和共和兩黨間的分歧也使很多經濟政策無法快速實施。
全球范圍內經濟風險也在不斷加大。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魯比尼全球經濟公司創始人努里爾魯比尼甚至斷定,目前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已經瀕臨衰退邊緣,而“美國、英國和一些歐元區國家已經陷入經濟衰退”。
- 2011-10-10"占領華爾街"走向社會運動 訴求多樣揭露"硬傷"
- 2011-10-10“占領華爾街”活動蔓延 知名人士力挺抗議
- 2011-10-10占領華爾街升級年輕人是主力軍 大投行仍漠不關心
- 2011-10-10“占領華爾街”:全球性社會不滿的一隅
- 2011-10-09占領華爾街運動蔓延 發起15日全球串連活動
- 2011-10-09占領華爾街抗議蔓延 奧巴馬同情卻無可奈何
- 2011-10-09“占領華爾街”蔓延美國首都博物館 暫時關閉
- 2011-10-09占領華爾街運動持續蔓延 發起15日全球串連活動
- 2011-10-09抗議直指美國政經體制 占領華爾街只能賺吆喝?
- 2011-10-09黃水牛:占領華爾街未必能戰勝美國式金融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