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先發制人打亂制裁步伐 高調討論給歐盟斷油
www.hxt111.com?2012-01-29 16:22? ?來源:環球時報 我來說兩句
歐盟官方對伊朗“威脅”的反應比較低調。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阿什頓的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看到伊朗回到談判桌來,就建立信任措施展開有意義的討論,展現出解決其核計劃關切的意愿,而且不能預設前提條件。”一名歐盟國家高級外交官還表示:“如果伊朗要這么做,那將嚴重損害伊朗作為全球石油出口國的聲譽。”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歐盟國家已經在尋找原油進口替代國,并稱伊朗的威脅不過是“藝術性實施的語言游戲”。 對此,一名歐洲相關原油交易商表示,伊朗是裝腔作勢嚇唬人的大師,因為讓油輪和存儲設施存每天60萬桶的產量非常困難。一家購買伊朗原油的歐洲石油公司高管對路透社表示,“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伊朗被逼到了角落里,很難預見其如何反應。” “伊朗肯定會立即給歐洲斷油。”不少歐洲媒體都以此為題批評歐盟。德國《明星》周刊說,歐盟也不是德黑蘭的一個主要貿易伙伴,“游戲”只會給歐盟帶來壞處。德國《中小企業新聞報》稱,伊朗的禁運就像對歐盟判了“死緩”,因為歐盟沒有時間尋找替代品。《南德意志報》則以“歐盟的錯誤方向”為題報道說,歐盟對伊朗制裁是方向性錯誤,因為它從來沒有實現阻止德黑蘭的核開發項目,相反,只會產生更多報復。 法國《世界報》的文章稱,歐盟和伊朗似乎正開始一場石油戰爭,問題是歐洲國家并不真想和伊朗卷入戰事,尤其是長期戰事,實施制裁的目的是逼伊朗在核問題上就范,然而這種直奔要害的制裁或許會適得其反,在核問題上繼續陷入僵局甚至刺激對方提速,卻讓戰爭危險一步步迫近。文章指出,不妨回顧一下歷史,想想珍珠港事件是怎樣發生的,歐洲各國應認識到禁運可能帶來的大規模沖突風險。 德國《明鏡》周刊說,美歐正大力擰緊德黑蘭的螺絲。這一切并非沒有風險:日益短缺的石油的價格已經可以打倒美國黯淡的經濟和債務纏身的歐洲,“美歐可以容忍核彈,但不能容忍沒有石油”。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8]伊朗議員稱歐盟對伊朗石油制裁傷害歐盟經濟
- [ 01-24]歐盟決定禁止成員國進口伊朗石油
- [ 01-21]外電稱歐盟準備對伊朗石油和銀行業實施空前強硬制裁
- [ 01-20]歐盟擬7月1日啟動對伊朗石油禁運
- [ 01-24]歐盟決定制裁伊朗石油貿易和中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