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反導體系暗藏玄機 似針對朝鮮實則范圍更廣
www.hxt111.com?2012-03-25 18:15? ?來源:北京晚報 我來說兩句
500公里外 可實施進攻 標準-3導彈目前已經發展出了4個“變種”。最開始的標準-3 Block I就是在原來標準-2上加裝了第三極火箭發動機、新制導系統和動能殺傷彈頭。后續的標準-3 Block Ⅱ,彈體直徑加粗,射程更遠,攔截能力更強。由于標準-3的作戰范圍高達500公里,這就意味著日本艦艇在對手的領海之外,就能發動導彈攔截。 以這次朝鮮發射火箭為例,日本媒體計算如果朝鮮火箭出現故障,日本在公海上的艦艇可以在500公里高度攔截朝鮮的火箭。500公里是個很驚人的數字,這已經是大氣層的外層,十分接近宇宙空間。2008年美國擊落衛星的高度是247公里。當然我們可以質疑日本是否有能力實現這一高度的攔截,畢竟一般的攔截試驗和實戰并不是一碼事,但在戰場監視體系發達和200公里以外大氣稀薄的情況下,裝備有小型化動能彈頭的標準-3攔截導彈也具有了在更高高度攔截單一目標的能力。 此外,標準-3 Block Ⅱ等新系列的誕生,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和開始的標準-3相比,標準-3 Block Ⅱ幾乎可以算作一種新導彈,而其仍然可以在宙斯盾的垂直發射系統使用。這種新型導彈的優越性,如果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現在的標準-3只能向上“頂擊”,而未來的導彈則能夠“側擊”。如果朝鮮衛星發射失敗,即使“頂擊”成功,那么火箭的殘骸碎片還會大面積散落在日本國土上。如果是一枚核生化導彈,后果更不堪設想。而未來擁有了“側擊”能力的導彈,意味著日本在擊落對方火箭或導彈的同時,可以將目標“趕出”國土,把附帶損害大幅降低。 日美反導體系值得警惕 日本聲稱要擊落朝鮮火箭,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姿態,這標志著日美兩國反導體系的初步形成。如果這一體系未來再囊括韓國,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反導體系,比如拿出10艘左右的宙斯盾艦艇組成一個海上反導體系,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按照一艘艦艇反導半徑500公里來計算,10艘艦艇的覆蓋范圍之大可想而知,而如此大規模的作戰體系,僅僅針對朝鮮未免有些小題大做。 俄羅斯作為一個核大國,面對美國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問題,竭盡全力反對,使出了各種手段。而中國對發展核力量的態度一直是非常謹慎的,中國核武庫的規模與美國、俄羅斯也遠不能相提并論。在這種情況下,美日在西太平洋積極打造海基反導的舉動,著實需要引起中國的警惕。有專家建議,在有可能的情況下,中國應該盡快與美國開展有關東北亞及西太平洋反導問題的會談和磋商,建立相關制度,避免大國的戰略失衡。(鄭文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