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選奧羅共籌款破20億美元 總花費將超60億
www.hxt111.com?2012-11-06 15:53? ?來源:京報網-北京晚報 我來說兩句
“股權政治” 在100多年前,美國總統競選在捐款、籌款方面,無規矩可循。候選人在選舉中收入多少,既不公布,也無部門監督。因此,富翁、金融寡頭等競相通過政治捐款影響政局,美國政治也被人們戲稱為“股權政治”。從1907年開始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不斷修改《聯邦選舉法》。不過,由于受經濟制度的先天屬性影響,美國大選依然有不少制度漏洞可鉆。這在某種程度上,使美國總統競選“燒錢”模式更加“根深蒂固”。 “軟錢”盛行 《聯邦選舉法》對正規籌款限制重重,卻只涉及競選直接財政支出,對于“非直接項目”,如行政開支和旅行費用等,則無能為力。只要候選人與捐助方達成默契,不直接提及“選舉”,錢款就可以來去自由。對此,聯邦選舉委員會花費大量精力堵塞漏洞。可從實際情況看,大選依然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富人“派對” 2004年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克里在黨內初選中一路落后,籌款入不敷出,眼看不支。腰纏萬貫的克里囿于規則不能給自己捐款,便“劍走偏鋒”,自己給自己打了張500萬美元的欠條,才得以渡過難關。他成為總統候選人后,吸金能力大增,便趁著經費充足把這筆錢還給自己。《洛杉磯時報》前政治編輯沃倫·韋斯認為,花數十億美元的價錢來甄別一個總統,“對美國民眾來說并不算貴。”可普通美國民眾的看法則大相徑庭。拉丁裔工程師卡洛斯·盧比亞里說:“現在選總統好像有錢人比賽辦派對,看誰更會花錢,更風光。”(本版文字京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1-06]孟昭文競選美國會議員獲近百支持者造勢
- [ 11-06]薩科齊涉嫌競選時收受非法政治獻金 將接受調查
- [ 11-06]探密奧巴馬競選大本營:不放棄最后一張選票
- [ 11-06]奧巴馬競選團隊用181名名人助陣
- [ 11-06]奧巴馬競選團隊出動181名名人助陣鼓勵投票
- [ 11-05]美國中間選民持續糾結 向兩黨競選陣營同時捐款
- [ 11-05]美國中間選民持續糾結 向兩黨競選陣營同時捐款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