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今舉行大選投票 朝野候選人上演“雌雄對決”
www.hxt111.com?2012-12-19 07: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隨著選戰越來越激烈,在最后一段時間,樸槿惠與文在寅的互相攻擊也漸入高潮。候選人陣營之間“消極競選”、“黑色宣傳”及誹謗活動愈演愈烈。這種情況遭到了各方的譴責。樸槿惠表示,應該從本屆選舉起根除誹謗活動的弊端,采取嚴厲措施,全面應對政治把戲、不實言論和詆毀行為。 據介紹,現代韓國選舉制度始于1948年5月10日實行的普選。韓國總統由全國范圍內平等、直接和無記名投票產生,任期為5年,不得連任。根據憲法,當出現總統死亡或者傷殘時,總理或國務會議成員將臨時代理總統之職。 朝鮮射星為大選增添變數 在韓國大選最后的如火如荼階段,朝鮮突然發射“光明星”衛星,給原本就混亂的韓國選戰增添了新的變數,韓國輿論直呼“局勢難以預測”。 報道指出,朝鮮射星在引發韓國政府方面緊急應對外,兩位候選人的“半島危機管理能力”亦成選戰焦點,新世界黨和民主統合黨競選陣營均在射星當日表態譴責朝鮮。樸槿惠指其“不僅僅是對韓國的挑釁”,“也是對國際社會決議的正面挑戰”;文在寅也強調,“朝鮮公然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堅決反對朝鮮威脅半島和平的行為”。 但韓國《中央日報》指出,雙方強調的重點實則不同,樸槿惠傾向于“安保論”,文在寅傾向于“安保無能論”。樸槿惠呼吁選民選擇“擁有明確國家觀念的勢力來接管國家”,稱“無論朝鮮怎樣掙扎,國民們都不會有一絲動搖”;文在寅則批評現政權沒能監測到朝鮮衛星發射實情、對金正日逝世也是全然不知,“反映出新國家黨政府安保無能。” 也有韓國選舉專家認為,“來自朝鮮的風險”經常在各大選舉中被候選人利用作為籌碼,選民十分熟悉候選人打“朝鮮牌”的情況,因此朝鮮射星不會給大選結果帶來實質影響。《金融時報》對“朝鮮因素”對韓國大選影響力的看法與此相近,其報道稱,相對于同期進行大選的日本,“外交政策”對韓國選舉結果的實際影響更小,韓國民眾更關心的是經濟增長和財富分配。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8]韓國迎來最冷大選日 輿論關注天氣對投票率影響
- [ 12-18]韓國大選“抹黑戰”升溫 候選人互相攻擊(圖)
- [ 12-17]韓國總統大選結果將于19日晚揭曉
- [ 12-13]韓國大選最后一輪民調出爐 樸槿惠微弱領先(圖)
- [ 12-13]韓國大選之“她”“他”對決
- [ 12-13]韓國大選最終民調:樸槿惠與文在寅支持率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