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9年4月2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號召全體指戰員“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從此,我軍開始了規模空前的全國大進軍。
10月2日,廣東戰役打響,10月7日晨解放粵北門戶曲江,隨即分路猛撲廣州。11月13日國民黨政府從廣州逃往重慶,第二天我軍就解放了羊城廣州。第4兵團幾乎是以奔跑的速度追殲逃敵、國民黨軍已無斗志。我第15軍的一個副營長劉子林,帶2名干部和12名戰士,在臺山縣追上敵保安第4師后,巧妙地摸進敵師長的住處,用槍頂住師長,要他下令全師投降。沒有打一槍就俘虜2700余人。到11月24日,我軍將敵4個軍共4萬余人包圍于陽江、陽春之間地區,各部隊奮勇作戰,至11月26日,全殲被圍之敵。
中路大軍于10月3日分兩路包抄衡陽。這里是白崇禧看好的華中戰略基地。妄想以衡陽作為中心負隅頑抗,阻止人民解放軍大軍前進。完成包圍后,我軍發起總攻,一舉突破衡寶線,解放湘南重鎮衡陽。白崇禧的部隊開始狼狽潰逃。人民解放軍全線追擊,將其主力四個師圍殲于祁陽以北五峰山地區。共殲敵4.7萬余人。至此,中南人民解放軍秋季戰役歷時一個月零13天,勝利告一段落,共殲滅蔣軍10萬余人。
白崇禧集團5個兵團12個軍約15萬人退入廣西,連同逃往粵桂邊的余漢謀殘部,總兵力近20萬人,企圖作最后掙扎。準備在必要時由海上逃跑或由陸上逃往國外。
第四野戰軍首長決心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遂于11月6日發起廣西戰役。西路第13兵團由洞口、武岡向百色方向挺進,斷敵西逃云南道路;南路第4兵團由陽江地區向博白、玉林前進,阻止白部經雷州半島逃往海南島;中路第12兵團則待上述兩路斷敵退路后由湘桂邊南下,圍殲白部于廣西境內。
11月22日廣西省會桂林解放,12月4日解放廣西南部重鎮南寧。桂系殘部在人民解放軍猛烈追擊下,南逃至廣東、廣西邊境,妄圖奪路雷州半島越海逃往海南島。人民解放軍各路大軍及時趕到,將殘部分別包圍于廣東、廣西邊境,加以殲滅,7日,在欽州、小董圩地區殲敵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及其直屬部隊及兩個兵團殘部共5萬余人,俘中將級軍官20名,繳獲李宗仁、白崇禧的座車及李宗仁當代總統時佩帶的寶劍等大批軍用物資。接著,我軍繼續猛追,12月11日占領“鎮南關”(現改稱友誼關)至12月14日,敵除兩萬人逃入越南,白崇禧等少數人逃脫外其主力已全部被殲,共殲敵17.3萬人。中南大陸基本解放,只剩下了一個海南島尚待解放。
退守海南島的10萬國民黨軍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指揮下,企圖憑險固守,把海南島當作反攻大陸的跳板。為殲滅該敵,解放海南島,中央軍委決定以第15兵團首長指揮第40、第43軍,在島上的瓊崖縱隊配合下,發起海南島戰役。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葉劍英召開了討論渡海作戰方案的會議。隨后渡海部隊加緊進行準備,收集船只,進行渡海作戰訓練。1950年2月,第128師382團4連1排副排長魯湘云帶領7名戰士乘木帆船在海上練兵時,突然與1艘國民黨軍艦相遇,魯湘云組織戰士巧妙地與敵艦周旋,當與敵艦相距五六十米,進入敵艦炮射擊死角時,他大喊一聲“打”,剎那間,戰士們手中的輕機槍、沖鋒槍、步槍和擲彈筒一齊猛烈開火,并快速駛近敵艦,當距三四十米時,他們又甩出了一排排手榴彈,打得軍艦甲板上冒起了濃煙,嚇得敵艦倉皇逃走,創造了木船打軍艦的先例,渡海兵團授予該船為“英雄船”,授予魯湘云為“木船打兵艦戰斗英雄”的稱號。到了1950年4月16日,第四野戰軍一部以強大主力部隊渡過瓊州海峽,開始了解放海南島的戰役。4月17日,一舉突破敵軍海、陸、空立體防御的層層火網,勝利完成敵前登陸,在瓊崖縱隊配合作戰下,僅半個月時間,將海南島全部解放。至此,中南全區宣告解放。
第四野戰軍自1949年6月進軍中南,經11個月的作戰,解放了湘、鄂、贛、粵、桂5省,殲敵43萬余人。
![]() ![]() |
- 2008-10-09全球網友捍衛中國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