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列寧所批判的那個瘋狂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后,也經歷了一個自我更新過程,至到現在還在不斷進行著自我完善和發展。一些學者指出:當前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只要是以人為本關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進行著現實的社會主義實踐。生產的活力、貿易的誠信、社會保障的普及、社會生活的友愛、普遍的幸福感,與那個爾虞我詐、貧富對立的舊世界相比完全是兩個社會。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意味著資本對人的統治的解除,即意味著以階級斗爭為主要矛盾的資本主義的消亡和以生產和消費需求為主要矛盾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確立。西方政權熱衷于對社會主義搞“和平演變”,其實,他們已經通過社會保障和宏觀調控的經濟杠桿,破解了私有制阻礙經濟發展和產生人的異化的難題,破解了生產資料私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難題,而被馬克思主義“和平演變”:當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并覆蓋到每一個社會成員時,人們的生存即處在一個共同的經濟基礎之上,而發展則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人與社會相互關愛,猶如一個和諧的大家庭。西方社會對資本主義發展前途的探索,總體上也是指向了生產和生活的社會和諧、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說,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社會主義化過程,同人的成長、人的社會化過程是類似的、一致的,人類社會正在由幼稚沖動期走向穩健成熟期。北歐一些國家在政治舞臺不出風頭,而在人民幸福方面卻盡得風流。維克多·雨果曾說;“總有一天,……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 而今,歐盟的旗幟已經高高地飄揚,“多元一體” 的銘言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的盟歌使成員國團結和諧幸福地聯系在一起。歐盟的出現體現了人類和平發展的理性和趨勢,顯示了歷史前進的大方向,其它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合作也在自發地、穩健地發展,各種共同體的出現和發展,必將人類擁有更加和諧、廣闊和自由的世界。當聯合國的作用發揮到最平順的時候,世界各國各民族將真正成為地球家園中平等和睦的兄弟姊妹,愛的旋律將充滿全球。目前所謂社會制度和價值觀的爭論,用的還是上一個世紀的、表象的觀念。政治領袖的價值,不在一時觀念下的榮辱勝敗,而在長遠歷史進程中對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作用。當前的世界,經濟發展迅速,信息交流方便,政治家應該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理念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如果老是糾纏在歷史舊帳或者拘限在一隅之私中,就難免妨害今天、喪失明天。不同的文明和價值觀是具體歷史的產物,既可以和而不同,也可以在互惠互利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地實現和平統一。經濟貿易和科學文化體育交流因為更切近民眾的根本利益、實際利益,往往比政治軍事沖突更能從根本上解決文明發展問題。《格列佛游記》中小人國為打雞蛋從大頭開始還是從小頭開始而進行戰爭,那樣滑稽可笑的悲劇在新時代應該休矣。明智的政治家當引領民眾入廣闊福地,不能視驅民眾入水火而為勇。“臺獨”分子自以為是在搞民主開拓發展空間,實則為以開疆立國之封建虛名而人為制造畫地為牢、分裂對抗之民族實禍。現在,有見識的政黨民眾都已清醒認識到“臺獨”不是愛臺灣,而是害臺灣、害中華民族、害世界和平。海峽兩岸共同發展繁榮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也更有條件攜手合作、共同發展。同根同文的兄弟姊妹,親情之血濃于水,團圓大義重如山,如果兩岸政治家都能把自己的面子看輕一些,把人民的福祉看重一些,聽民愿,順民意,架友誼橋,鋪和平路,實現了解理解和解,達到共事共生共榮,則可使民眾共同擁有廣大發展機會和發展空間,而當權者才能真正有名垂青史的政治作為。和平統一是當今十幾億炎黃子孫正在用自己的智慧意志打開歷史的繩疙瘩、共同編織的吉祥幸福的中國結的過程,完成這件美麗的作品,不僅可使中華民族實現精神的圓滿、文明的發展,亦可為世界的溝通進步、文明發展做出貢獻。
和諧是形容事物之間關系狀態的詞匯,它肯定不同事物在本質上的差異,不要求各種事物大同一律,但追求事物在對立統一中處于穩定有序的運動狀態。筆者認為,和諧社會是指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相互協調,和諧一致,相互促進,充滿活力。從外延上說,和諧社會指以人為本的生產的和諧和生活的和諧。生產的和諧包括生產的人際和諧(主要是民眾與企業、員工與老板之間利益一致的和諧)和生產的自然和諧(主要是企業之間、社會與自然之間物質循環的和諧),生活的和諧包括生活的人際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和生活的社會和諧(政府與居民的和諧)。和諧社會是人類實現自身幸福的必然方式,自覺的理性引導可以減少追求中的失誤,提高成功的效率。
![]() ![]() |
- 2009-10-15劉云山: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
- 2009-10-15抓好理論進基層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2009-10-15創建理論進基層十載體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2009-10-13新中國成立6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和成就
- 2009-10-12當前經濟危機的馬克思主義解讀
- 2009-09-30李長春: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 2009-09-28李君如: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 2009-09-08新中國6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回眸
- 2009-09-0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西學東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