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繁花似錦。“綠城”南寧裝扮一新,喜迎博覽會。 連 波攝
在百度鍵入“中國—東盟博覽會”這個關鍵詞,0.089秒鐘便搜索出62.6萬個網頁。可見,這個由11個國家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博覽盛會,已生發出巨大的傳播與影響。
時值深秋,當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即將在南寧開幕時,來自中國與東盟乃至歐美、日韓的一張張笑臉,展示著這個博覽盛會的魅力,也反映出各方對這個盛會的濃厚興趣。
這個博覽盛會,既激勵著廣西這個作為承辦方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區大步前行,也強力助推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的發展。
貿易區建設的“助推器”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攜手世界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
自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10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至今,歷經7年努力,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即將建成。
在自貿區建設的關鍵時期,應運而生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成為11個國家共建自貿區的“助推器”,成為中國與東盟共建大業的重要平臺。
2004年11月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以來,從商品貿易到投資合作,從服務貿易到高層論壇,從經貿合作到文化交流,無不結下豐碩成果:五屆博覽會共有29位國家領導人、800多位部長級貴賓出席;超過10萬名客商參會參展,展位總數達16169個,國內外參展企業9513家;國際投資合作項目簽約投資額286億多美元,國內合作項目簽約投資額2735億元人民幣……
“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以來,自貿區建設每年都上一個新臺階,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這樣評價博覽會。他說,2004年11月和2007年1月,中國與東盟分別簽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協議》和《服務貿易協議》以來,已有超過5000種稅目的商品全面降稅,雙方在60多個服務部門做出了高于WTO水平的市場開放承諾。
今年8月,雙方又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這標志著自貿區協議的主要談判已經完成,并將于2010年建成自貿區。屆時,中國與東盟雙方90%以上的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從而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
為推動自貿區建設,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指出:博覽會不是一般的商業性展會,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同時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外交意義。我們有責任把這個平臺鞏固好、發展好。
![]() ![]() |
- 2009-06-08中國清流油茶文化博覽園開工建設
- 2008-10-27首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評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