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澤東雖然認識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錯誤,但他仍堅持認為“文化大革命”是“基本正確” 的,是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防止“變修正主義” 所必須的。毛澤東的這些論斷,很多都是建立在對于國內形勢、特別是對于黨內狀況嚴重誤判的基礎上的,因而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有的甚至是錯誤的。但以上無論是私下言論還是公開講話,都清楚地表明毛澤東發動和領導“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發點——鞏固政權。筆者以為,對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盡管有多種解釋,同這個根本出發點比較,都不能不是次要的和服從的。
由此,可以用這樣一種說法來概括毛澤東一生做的“兩件大事”:一、奪取政權;二、鞏固政權。這也印證了毛澤東上個世紀30年代講過的一句名言:“世界上一切革命斗爭都是為著奪取政權,鞏固政權?!?/p>
誠然,良好的動機并不意味著良好的效果。事實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對于它的發動者和領導者來說,是一場歷史性悲劇。但縱觀新中國成立后27年的歷史,雖然經歷了種種曲折和失誤,特別是遭受了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嚴重挫折,作為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沒有被摧毀,并且還能繼續保持其領導地位,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著,國家仍然保持統一并且在國際上發揮重要影響。“黨、人民政權、人民軍隊和整個社會的性質都沒有改變?!?/p>
從這一點上說,毛澤東長期以來鞏固政權的夙愿,在經歷了27年的風風雨雨之后,畢竟沒有“付諸東流”。其間他所留下的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成為后來黨和人民繼往開來、持續奮斗的寶貴財富。同時,事實也無可辯駁地證明:毛澤東領導下的“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偉大而頑強的生命力”。
以上所述毛澤東的五個未了“情結”,包含以史為鑒,防御外侵,工業強國,貼近百姓和鞏固政權等內容,反映了自上個世紀中葉以來,他為了保持來之不易的人民政權,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振興,鍥而不舍、頑強追求的一個側面。其中無一不貫穿著他強烈而持久的執政憂患意識。至于在領導黨和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毛澤東的失誤甚至嚴重錯誤,終歸是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發生的挫折?!澳盟墓瓦^來說,錯誤畢竟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殺的。從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來說,我們永遠把他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
今天,可以告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遺志,與時俱進,繼往開來,“13億中國人民大踏步趕上了時代潮流,穩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蓬勃生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中華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巡視員、研究員)
- 2009-10-26炮擊金門:毛澤東為何惹怒了盟友莫斯科?
- 2009-10-26李君如:民族英雄毛澤東
- 2009-10-22毛澤東如何巧用心理戰術鎮住張國燾?
- 2009-10-22逄先知:毛澤東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思路和構想
- 2009-10-20毛澤東如何對待兩個曾“大罵”他的人?
- 2009-10-19毛澤東“農民”式的個人習慣
- 2009-10-15毛澤東曾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激怒
- 2009-10-13毛澤東神往的戰神是水貨? 揭秘真實陳慶之
- 2009-10-13北京12小時封妓院 毛澤東:決不許娼妓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