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沒有工業,便沒有國家富強”——毛澤東的“工業化情結”
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目睹并感受了舊中國積貧積弱,落后挨打,滿目瘡痍的慘狀和屈辱。同近代以來無數志士仁人一樣,勵精圖治,救國救民,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強大的工業化國家,成為毛澤東由來已久的心愿。
還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就指出:“日本帝國主義為什么敢于這樣地欺負中國,就是因為中國沒有強大的工業,它欺侮我們的落后。”“要中國的民族獨立有鞏固的保障,就必需工業化。我們共產黨是要努力于中國的工業化的。” 又說:“沒有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不可能建設真正大規模的工業。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一方面為“國家獲得工業化的基本條件而表示高興,表示慶賀” ,另一方面他也深知,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要真正實現工業化,必然任重而道遠。他指出:“中國民族和人民要徹底解放,必須實現國家工業化,而我們已做了的工作,還只是向這個方向剛才開步走。”
1953年,隨著“一五”計劃的實施,國內開始進入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對此,毛澤東提出“準備以20年時間完成中國的工業化” 。同年6月,他對國家工業化作了這樣的表述:“什么叫國家基本工業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至少要達到51%,或者達到60%吧!按照蘇聯的經驗,工業的比重要達到70%才算工業化,我們現在還差42%。我國的工業化,工業比重也要達到70%。”
1956年8月,在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共八大召開前夕,毛澤東情緒激動地講了一番話,他說:對新中國來說,趕上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這是一種責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塊大地方,資源那么豐富,又聽說搞了社會主義,據說是有優越性,結果你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你像個什么樣子呢?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的球籍!所以,超過美國,不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應該。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中華民族就對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們對人類的貢獻就不大。”
毛澤東迫切希望改變中國工業落后的現狀,是同他仍然擔心舊中國“落后挨打”歷史重演的憂慮聯系在一起的。他提出:“如果不在今后幾十年內,爭取徹底改變我國經濟和技術遠遠落后于帝國主義國家的狀態,挨打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當以有可能挨打為出發點來部署我們的工作,力求在一個不太長久的時間內改變我國社會經濟、技術方面的落后狀態,否則我們就要犯錯誤。”
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在修改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稿時寫道:“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我們所說的大躍進,就是這個意思。”
- 2009-10-26炮擊金門:毛澤東為何惹怒了盟友莫斯科?
- 2009-10-26李君如:民族英雄毛澤東
- 2009-10-22毛澤東如何巧用心理戰術鎮住張國燾?
- 2009-10-22逄先知:毛澤東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思路和構想
- 2009-10-20毛澤東如何對待兩個曾“大罵”他的人?
- 2009-10-19毛澤東“農民”式的個人習慣
- 2009-10-15毛澤東曾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激怒
- 2009-10-13毛澤東神往的戰神是水貨? 揭秘真實陳慶之
- 2009-10-13北京12小時封妓院 毛澤東:決不許娼妓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