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發展和特征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一個重要命題,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時代和實踐的產物,它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在空間上要與各個具體的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要解決時代發展提出的新問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在包含著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而且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才能科學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這方面我們黨有很多的經驗和教訓。大家都知道,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出現了一些曲折。1956年黨中央提出以蘇為鑒探索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但是我們從改革蘇聯社會主義傳統模式開始,卻走上了比它更僵化的道路,從發展大躍進、人民公社、到破除資本階級法制與影響,直到發生文化大革命等等。這一方面由于當時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影響,但是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未能把握時代發展的大勢,根據時代發展的變化,與時俱進地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由于沒有很好地解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解決也不能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前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發展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態勢和矛盾進行了正確的分析,做出了科學的判斷,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確定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國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準確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的時機,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先進經驗,大力推進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中國化。
王駿表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無疑就包含著馬克思主義民主化和大眾化。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首先,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也就是說要易于接受。其次,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過不同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再一個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和創造,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創造中學習,汲取思想影響和智慧,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
總之,《決定》提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一方面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對于黨的建設新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民社會發展規律也更深刻地認識和把握,我們要圍繞是不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以及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么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不斷做出新的理論概括,增強理論說服力和感召力,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進一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強烈的理論指導。
- 2009-10-13新中國成立60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和成就
- 2009-09-30李長春: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 2009-09-0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西學東漸”
- 2007-10-1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