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發展新藍圖 迎來跨越新機遇
《規劃》的獲批,為加快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打造西部經濟新的增長極提供了持久的動力支持和難得的發展機遇。
確立了經濟區全新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規劃》將經濟區明確定位為“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全國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這“一高地四基地”的定位,體現了國家對經濟區高起點謀劃、高水平打造的戰略思路。《規劃》提出,到2020年經濟區經濟總量占西北地區的比重超過1/3,人均生產總值翻兩番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的跨越,使經濟區成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實現經濟繁榮、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社會和諧。這些定位和目標是國家首次明確的,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經過努力是能夠達到也是必須達到的,完全符合經濟區的現實需要和發展趨勢。
提出了空間布局、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一體化推進的新舉措。《規劃》根據經濟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科學確定功能分區,優化人口分布、生產力布局、產業布局和城鎮布局,提出了構筑“一核、一軸、三輻射”的空間發展戰略。特別是《規劃》還明確提出發揮西安、咸陽兩市的產業和區位優勢,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為陜西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提供了國家層面上的支持。《規劃》對航空航天、裝備制造、資源加工、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以及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都提出了明確思路,同時規劃了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把發展目標落實到具體的產業、項目和投資上。
賦予了經濟區改革創新的先行先試權。《規劃》明確提出建設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加快產學研一體化,統籌軍民科技互動發展,支持西安進行統籌科技資源示范改革。同時,《規劃》先后7次提出“探索”一詞,專章強調構建創新型區域,實際上就是賦予了我們改革創新的先行先試權,將陜西列入了國家重點領域改革試點范圍,承擔起全國統籌科技資源改革“試驗田”的歷史使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營造敢闖敢試、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努力在推動區域創新和統籌科技資源改革上取得明顯突破。
強化了改革開放的制度保障。《規劃》要求經濟區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出在做強國有企業、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強要素市場建設以及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要深化改革,努力把經濟區打造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先行區。在政策措施方面,《規劃》提出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在財稅、金融、投資、土地、環保、統籌城鄉6個方面提出了具有很強針對性和指導性的政策。貫徹落實《規劃》要求,將為經濟區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 2009-07-16關中民俗藝術質樸感人 臺藝術家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