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基層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新的重要領域。加強基礎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解決基層社會組織存在的問題,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作用。
【關鍵詞】基層社會組織黨建 統一戰線 優勢作用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農村、企業、城市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社會組織等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統一戰線作為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與黨的建設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基層社會組織的統戰工作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基層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作用。
發揮統一戰線的廣泛性和包容性,在基層社會組織中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基層社會組織是指相對于政黨、政府等傳統組織形態之外的各類民間性的社會組織,主要包括基層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部分中介組織以及社區活動團隊。由于這些組織是不同業緣、情緣或志緣關系組成的實體,社會覆蓋面寬、組織結構比較松散,存在流動性和不穩定性,一些組織中沒有黨員或只是流動黨員,有些組織的黨員甚至因種種原因不愿暴露自己的黨員身份,這就為組織設置黨支部增加了難度。而當前新世紀新階段的統一戰線已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具有空前的廣泛性;統一戰線各方面成員有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利益要求存在,使得統一戰線必須堅持求同存異、共同奮斗,緊密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基層社會組織中幾乎都有統一戰線的工作對象,統戰工作領域可以深入到基層社會組織,以統戰工作為依托開展黨建工作,擴展了黨的工作的覆蓋面,鞏固了黨的階級基礎,擴大了黨的群眾基礎,使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在基層社會組織中得以貫徹實施。
發揮統一戰線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優勢,增強基層社會組織的自治功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基層社會組織對政府的依附性將進一步減弱,“自治、自強、自主”將成為基層社會組織的發展趨勢,因此黨的十七大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確立為我國民主政治的四項制度之一,使我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地位得到重大提升。統一戰線可以實現和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因為統一戰線各方面人士參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共同行使國家權力,充分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成為發揚民主的一條重要渠道;在各少數民族聚居區,建立民族自治地區,既保證了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又保證了少數民族的民主權利;在基層社會組織,統一戰線可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引導社會輿論,增強基層社會組織的自治功能,夯實民主政治建設的社會基礎,最終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 2009-10-28統一戰線歷史視野中的五星紅旗
- 2008-11-30解放思想是推動統一戰線科學發展的強大武器
- 2007-12-1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統一戰線研討會在泉召開
|